12-20 22:52:45 浏览次数:920次 栏目:高考备考
【解析】这道探究题其实是对被访者的谈话背景、意图的一个梳理。解答时,要考虑“是……而不是……”以及这句话本身存在怎样的关系,它是针对什么说的,同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准确性”和“本意”的所指,将涉及的内容融会贯通,把相关内容理顺即可得出答案。
五、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4、C,错在“也表现了作者对鲁镇的未来寄予了希望”。
15、【答案】C
【解析】“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占便宜没有占到,反而遭受损失。A.项“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一般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自谦之词。B.项“擢发难数”:比喻罪行极多,无法计算,贬义。D.项“受宠若惊”:形容受到过分的宠爱或赏识而感到意外的惊喜或不安。
16、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
【方法点拨】A项重复赘余,“造成、遭到”,将“遭到”删去。B项搭配不当,“取得的成绩”与“得到了回报”不搭配。D项语序不当,“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改为“严峻的形势给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带”。
17、 题目:新“拾金不昧”、向“钱”看(2分,言之成理即可)
寓意:现今社会中,拾金不昧的意识已经日趋淡漠,取而代之的是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作者借这幅漫画对社会上的这种道德淡漠的现象给予了讽刺和批判。(3分)
18、【答案】(1)上海四所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2分)(2)示例一: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应该考语文。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不好,必然影响学生将来的长远发展;不考语文,还会产生学科歧视,弱化母语教学,对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起消极作用,不利于人材的培养。(4分)示例二:对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不必苛责。不考语文可以减轻应考压力,节约招考成本,并非轻视语文学科的地位;自主招生的面试,也能考查理解、思维汉语的表达能力,也能判断考生的语文水平。(4分)
【解析】这道题考查概括能力和语句扩展能力。新闻标题必须能体现新闻主体,即新闻的主要内容。点评时,要有理有据,能自圆其说。
六、作文
19、参照2011年安徽省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60分)
立意提示:重点理解“熟透的苹果,没运到远方就腐烂了”“生涩的苹果可以在路上成熟”两句话的象征意义。
,2017河北廊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相关分类
高考备考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