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8:55 浏览次数:238次 栏目:高考备考
⑩让我们平等地摸别人的鼻子,也让别人摸。
(1987.10.1.爱荷华)
7. 分析第①段中的画线句中的“倒”与“也”的表达效果? (3分)
8.品读第⑥段画线句,分析作者当时不肯握林肯鼻子照相的原因。 (3分)
9.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本文的题目是“林肯的鼻子”,但直到后半部分才提及“鼻子”,前文是对文章中心内容的步步引导、层层铺垫。
B.作者用不少文字描述步兵114旅表演升旗仪式的过程,主要是为了体现美国人民对林肯的热爱、纪念。
C.作者描绘中山陵并将其与林肯墓作比较,意在表明林肯墓的清爽干净,进而突出二者呈现出的不同的建筑风格。
D.作者引用法国作家的话,目的就是为了把“墓”与“陵”对比,体现中山陵宏伟的气势,也体现了他的自豪感。
E.马斯特不同意林肯的某些观点,但马斯特故居的接待员是赞成林肯的,因此那位女士也不主张大家去摸林肯的鼻子。
F.在作者看来,以平等为前提的自由构成美国式民主的一个侧面;而民主又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向前发展所必需的条件。
10. 文末说,在中国很需要提倡这种“生而平等”的精神,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所说的这种精神?(请列举其中的3点) (3分)
11.汪曾祺的语言很有韵味,请评析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个特点。 (4分)
12.文章倡导“生而平等”的精神,但林肯到底不是安葬在大众陵园,而是在与众不同地被纪念着。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4分)
www.170xue.com(三)默写(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恰同学少年,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 ,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 ,千营共一呼。(卢纶《塞下曲》)
(4)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前赤壁赋》)
(5)倚南窗以寄傲,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 ,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7)吞二周而亡诸侯, 。(贾谊《过秦论》)
(8)万物静观皆自得, 。(程颢《秋日偶成》)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8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4.题目中的“次”的意思是 (1分)
15.对本诗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首联描青山绿水,叙诗人行踪,已暗含路途奔波之意,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颈联描绘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C.尾联写自己希望能如北归之雁飞回家乡,表明了思乡之切。
D.这首诗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全诗和谐优美,妙趣横生,堪称千古名篇。
16.任选一个角度鉴赏诗中的画线句。(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8分)
孟尝君为从①。公孙弘谓孟尝君曰:“君不如使人先观秦王。意者秦王帝王之主也,君恐不得为臣,奚暇从以难之?意者秦王不肖之主也,君从以难之未晚!”孟尝君曰:“善。愿因请公往矣。”公孙弘敬诺,以车十乘之秦。
昭王闻之,而欲愧之以辞。公孙弘见,昭王曰:“薛公之地,大小几何?”公孙弘对曰:“百里。”昭王笑而曰:“寡人地数十里,犹未敢以有难也!今孟尝君之地方百里,而因欲难寡人,犹可乎?”公孙弘对曰:“孟尝君好人,大王不好人。”昭王曰:“孟尝君之好人也奚如?”公孙弘曰:“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得志不惭为人主,不得志不肯为人臣,如此者三人;而治可为管商之师,说义听行,能致其主霸王,如此者五人;万乘之严主也,辱其使者,退而自刎,必以其血染其衣,如臣者十人。”昭王笑而谢之,曰:“客胡为若此?寡人直与客论耳!寡人善孟尝君,欲客之必谕寡人之志也!”公孙弘曰:“敬诺!”
公孙弘可谓不侵矣!昭王,大国也;孟尝,千乘也。立千乘之义而不可陵,可谓足使矣!
【注释】 ①孟尝君,即田文,又称薛公。为从,组织合纵联盟。
www.170xue.com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而欲愧之以辞( ) (2)今孟尝君之地方百里( )
(3)寡人善孟尝君( ) (4)寡人直与客论耳( )
18.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君从以难之未晚 ②而欲愧之以辞
③孟尝君之好人也奚如 ④欲客之必谕寡人之志也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意者秦王帝王之主也,君恐不得为臣,奚暇从以难之? 。 (4分)
(2)立千乘之义而不可陵,可谓足使矣! 。 (2分)
20.(1)孟尝君与魏国的 君、楚国的春申君及赵国的平原君并称为“战国四公子”;(1分)
(2)在公孙弘看来,孟尝君拥有着一群怎样的人才? (3分)
21.联系全文,概括公孙弘的人物形象。 (2分)
(六)阅读下列语段,完成22-25题。(11分)
《精骑集》序 秦观
①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②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③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④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22.第②段中与“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形成对比的句子是 (2分)
23.简析第③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分)
2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 第③段中“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中的“二物”就是指滑稽与饮酒。
B. 作者少时聪慧,记忆力很好,但是不够勤奋努力,因而荒废了学业。
C. 近年来作者后悔年少时“喜从滑稽饮酒者游”,发愤读书长进较快。
D.作者对用兵打仗很感兴趣,因而搜集很多精锐骑兵以少胜多的战例。
25.用自己的话简述本文写作意图。 (3分)
二、写作(7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哲人说,一个人走过的路愈多,他的生命就愈精彩,这似乎印证了一句话: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一成不变的日子不会再有令人感动的景物扑面而来,琐细的生活中,心底的激情已找不到燃点。
熟悉的地方真的没有风景?
读完以上材料,你有何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www.170xue.com参考答案
一 17分
1.措施(或对策.做法);答“前景”也算对。(1分)
2.车流不断,(1分)道路拥堵。(1分)
3.作者顺着上段“思路”故作引申,从而否定向私家飞机“进化”的可能,(2分)为下文谈减少私家车作铺垫。(1分)
4. B(3分)
,上海松江二中高三3月语文试题及答案相关分类
高考备考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