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高二语文阅读纪念刘和珍君练习题及答案(一)

纪念刘和珍君练习题及答案(一)

12-20 22:52:45  浏览次数:454次  栏目:高二语文阅读

标签:高二语文阅读训练,高二学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纪念刘和珍君练习题及答案(一),http://www.170xue.com

  三月廿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  

  1.在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6分)

  2.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了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3.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本文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比较这两句话的含义。(6分)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从追悼会惨淡庄严的礼堂写起,连用六个“满”字,以鲜花和素联将冷森、凄伤、同情、激昂的气氛烘托到极致,读来使人潸然泪下。

  B.文章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与刘和珍的距离,自然实现了生者与逝者的对话。

  C.对“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的一段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入木三分,极富批判性。

  D.最后一段“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深刻揭示出时局的险恶、反动派的凶残以及作者对未来的担忧。

  E.本文是作者赴刘和珍追悼会归来的当日连夜写成的,凄婉哀怨,而又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因而读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四、表达与交流

  1.下文是从《生活的艺术》一文中摘下的文字,请根据题目和提供的文字,在文章开头直线处添加一句能统领并概括后面内容的起始句。(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要装进一杯新泉,你就必须倒掉已有的陈水;要获取一枝玫瑰,你就必须放弃到手的蔷薇;要多一份独有的体验,你就必须多一份心灵的创伤。换一个角度来看,虽然倒掉了一杯陈水,但你拥有了一杯清泉;虽然失去了蔷薇,但你采得了玫瑰;虽然遭受了心灵的创伤,但你多了一份独有的体验。

  2.另举两个例子填入下面的空格内,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4分)

  庄子是先秦乃至传统中国的最伟大的批判者,正是他的逍遥,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是逍遥,呐喊还是抨击,他们都是具有独 立人格的思想者和批判者。

www.170xue.com

  参考答案

  一、


  1.B

  2.D

  3. A(B项中“功败垂成”意为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忽遭失败C项中“形影相吊”形容孤独,不适用句中“老门楼”和“老柳树”。D项中“目无全牛”是指技艺极其精湛纯熟。)

  4.C

  5. D  

  二、

  1.①指学生请愿是受人利用②指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虽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 ③指写这篇文章

  2.“中国人”泛指所有的中国人,尤指统治者;“苟活者”指有一定是非观念但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们;“真的猛士”指“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人。

  3.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加勇敢地去斗争。

  4.D

  5.C

  6.B

  三、

  1.刘和珍是勇士、革命首领;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

  2.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刘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刘和珍的英勇无畏。

  3.鲁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愤怒,是希望民众在沉默中爆发。沉默是无言的愤怒,而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不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作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悲哀。刘和珍的牺牲给作者带来的是“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

  4.BD(A项的错误是说文章的开头就将气氛烘托到极至。C项的错误是将批判的对象理解错了。E项的错误是将对《记念刘和珍君》的理解转移给本文了。)

  四、

  1.生活的艺术就是保持平衡的得失的艺术。

  2.鲁迅是现代中国最有力的批判者,正是他的呐喊,唤醒了无数沉睡的国人;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最杰出的批判者,正是他的抨击,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上流社会的种种丑恶。

上一页  [1] [2] 

,纪念刘和珍君练习题及答案(一)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