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高二文言文滕王阁序知识点:原文及注解翻译

滕王阁序知识点:原文及注解翻译

12-20 22:58:55  浏览次数:462次  栏目:高二文言文

标签:高二文言文大全,高二学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滕王阁序知识点:原文及注解翻译,http://www.170xue.com
  阮籍:字嗣宗,晋代名士,不满世事,佯装狂放,常驾车出游,路不通时就痛哭而返。《晋书·阮籍传》: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第六段
  
  〔42〕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三尺:衣带下垂的长度,指幼小。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
  微命:即“一命”,周朝官阶制度是从一命到九命,一命是最低级的官职。

  〔43〕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终军:据《汉书·终军传》,终军字子云,汉代济南人。武帝时出使南越,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时仅二十余岁
  等:相同,用作动词。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称“弱冠”。
  投笔:事见《后汉书·班超传》,用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宗悫:据《宋书·宗悫传》,宗悫字元干,南朝宋南阳人,年少时向叔父自述志向,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因战功受封。

  〔44〕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簪笏:冠簪、手版。官吏用物,这里代指官职地位。
  百龄:百年,犹“一生”。
  奉晨昏:侍奉父母。《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昏定而晨省。”
  
  〔45〕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非谢家之宝树:指谢玄,比喻好子弟。《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接孟氏之芳邻:“接”通“结”,结交。见刘向《列女传·母仪篇》。据说孟轲的母亲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最后定居于学宫附近。

  〔46〕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鲤,孔鲤,孔子之子。趋庭,受父亲教诲。《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孔)鲤趋而过庭。(子)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子)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捧袂: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
  喜托龙门:《后汉书·李膺传》:“膺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47〕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杨意,杨得意的省称。凌云,指司马相如作《大人赋》。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经蜀人杨得意引荐,方能入朝见汉武帝。又云:“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钟期,钟子期的省称。《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www.170xue.com

  第七段

  〔48〕呜呼!胜地不常,盛宴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兰亭:在今浙江省绍兴市附近。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与群贤宴集于此,行修禊礼,祓除不祥。
  梓泽:即晋·石崇的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
  
  〔49〕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临别赠言:临别时赠送正言以互相勉励,在此指本文。
  
  〔50〕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恭疏短引:恭敬地写下一篇小序,在此指本文。
  一言均赋:每人都写一首诗。
  四韵俱成:(我的)四韵一起写好了。四韵,八句四韵诗,指王勃此时写下的《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51〕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钟嵘《诗品》:“陆(机)才如海,潘(岳)才如江。”这里形容各宾客的文采。
  附:
  《滕王阁诗》的注解:
  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江:指赣江。
  渚:水中小洲。
  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物换星移: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物,四季的景物。
  帝子:指滕王。
  槛:栏杆。
  罢:同“疲”,倦怠。

上一页  [1] [2] [3] 

,滕王阁序知识点:原文及注解翻译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