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高一语文试题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第一、二单元试卷

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第一、二单元试卷

12-20 22:51:13  浏览次数:923次  栏目:高一语文试题

标签:高一语文试题大全,http://www.170xue.com 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第一、二单元试卷,http://www.170xue.com
  D.不学无术,不懂儒家经典

  14.“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是说()

  A.独立不羁,要求个性解放

  B.性格孤僻,不肯服从管教

  C.桀骜不驯,追求与众不同

  D.固执任性,我行我素

  15.对这三段文字所用的修辞手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段都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B.②③两段都用了对偶修辞手法。

  C.除对偶外,②段还用了排比、比喻。

  D.③段作了反语。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13分)

  穷人

  (俄)列夫·托尔斯泰

  在一间渔家的小屋里,渔妇冉娜在灯前织补一张旧帆。屋外,风在呼啸,轰鸣的海浪冲击着岸崖,溅起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但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暖和而舒适。土铺的地面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还燃着余烬,搁板上的碗碟被映得闪闪发光。在挂着白色帆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大海风暴的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打鱼的丈夫一早就驾着船出海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听着海浪的轰鸣和风的呼啸,冉娜真感到害怕。

  老旧的木钟嘶哑地敲过了十点,十一点……丈夫仍然没有回来。丈夫是不顾惜自己的,冒着寒冷和风暴还去打鱼。她自己也是从早到晚地干活。可结果呢,不过是勉勉强强地维持生活。孩子们仍旧没有鞋穿,无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也不是白面包――黑麦面包够吃就不错了,下饭的菜也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倒都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冉娜想着,又倾听起风暴声来。“他现在在哪儿呢?保佑他吧,上帝啊,发发慈悲吧!”她一边说一边划着十字。

  睡觉还早。冉娜站起来,往头上披了一条厚围巾,点上提灯就到外面去了,她想看看大海是不是平静些了,天是不是快亮了,灯塔上的灯还亮着吗,能看见丈夫的渔船吗?可是,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风掀起了她的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拍打着邻居小屋的门。于是冉娜起来,打今天傍晚起她就想去看看生病的女邻居。没人照顾她啊!冉娜想,接着便去敲门。听了听,没人回答。

  “寡妇的日子多困难啊!”冉娜站在门前想,“虽然孩子不算多,两个,可是什么事都只有她一个人操心。

  何况又病着!唉,寡妇的日子困难啊!进去看看吧!”

  冉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还是没人回答。

  “喂,大嫂子!”冉娜喊了一声,心想,别是出了什么事吧,便推开了房门。

  破屋子又潮又冷。冉娜把灯举起来,想看看病人在哪儿。头一眼就看见一张床,正对着房门,女邻居静静地,一动不动地仰面躺在床上-—只有死了的人才是这个样子。冉娜把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就是她。头往后仰着,那冰冷、发青的脸上呈现着死亡的安静。就在离死了的母亲不远的地方,睡着两个卷发、胖脸蛋的孩子,他们盖着一件破衣服,蜷曲着身子,两个淡黄色的头紧紧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前,还来得及用旧头巾裹住孩子们的脚,又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们盖上。孩子们睡得又甜又香,呼吸均匀而平静。

  冉娜抱起睡着的孩子们的小摇篮,用头巾围上,带回了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是怎样把孩子带回家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知道,她不可能不这样做。

  回到家,她把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急忙把帐子撂下来。她很激动,脸都变白了,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丈夫会说什么呢?”她独自默默地想,“自己五个孩子了,闹着玩的吗?……他会揍我一顿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他会这样?不会!嗳,这样倒更好!……上帝啊,我干嘛做这件事呢?……现在,我怎么当面对他说呢?……”冉娜沉思着,久久地默坐在床前。

  突然屋门大开,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里。“冉娜,我回来了!”一个身材高大,面孔黝黑的渔夫,身后拖着一张湿漉漉的撕破了的渔网,边说边进了屋。

  “啊,是你!”冉娜说了一句话就停住了,不敢抬头看丈夫。

  “瞧这一个晚上,真可怕!”

  “是呀,天气真坏!鱼打得怎样?”

  “糟透了,简直糟透了!什么也没打着,还把网给撕破了。嗨,真倒霉!告诉你说,像这样的夜晚我大概从来没有碰到过。还打鱼呢?活着回来就谢天谢地了!……天气真够呛,可有什么办法呢!”

  夫妇俩都不做声了。

  “你知道吗,”冉娜说,“女邻居西蒙死了。”

  “是吗?”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死的,可能昨天就死了。唉,死得真痛苦。一定放心不下孩子;不知心里多难受啊!两个孩子,都还是小不点儿,一个还不会说话,一个刚会爬……”冉娜不做声了。渔夫皱起了眉头,神情变得认真而忧虑。

  “嗯,是个问题!”渔夫说着搔了搔后脑勺。“你看怎么办?我看抱过来吧,要不然孩子醒来看到死去的母亲会是什么情景?对,就这样,想个法子抱过来!快点去呀!”

  可是,冉娜一动也不动。

  “你怎么,不愿意吗?你怎么啦,冉娜?”

  “他们已经在这儿了!”冉娜说着掀开了帐子。

  16.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冉娜的形象。

  17.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在这篇小说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作具体分析。

  18.结合你对小说的理解,分析作者以“穷人”作为小说题目的用意。

  19.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大作家的小作品,是不可多得的短篇佳作,它以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鲜明可感的人物形象,打动着读者的心。

  B.小说以女邻居西蒙的死为中心展开故事情节,既赞颂了人世间美好的品质和行为,更控诉了社会的不平和罪恶。

  C.小说十分讲究情节构思,开头以平常的生活场景起笔,结尾则陡起波澜,出人意料,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D.小说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写女主人公将孩子抱来家中后激烈的内心活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真实。

  E.渔夫也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在收养邻居孩子问题上他跟妻子不谋而合,这一情节强化了小说的主旨。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泊 樵 舍(清)施润章涨减水逾急,秋阴未夕昏。乱山成野戍,黄叶自江村。带雨疏星见,回风绝岸喧。经过多战舰,茅屋几家存。20、(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答:景象:感情:

  五、默写(13分)
  21、(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4)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5)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六、 作文(40分)

  请以“留给明天”或“读”为话题写一篇复杂记叙文。要求书写工整,不少于800字。

  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模块三第一、二单元试卷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C2、C3.B4.D5.D

  6.A(祥林嫂对灵魂有无想得很多,并非无所谓)

  7.D(关于眼睛的多次描写详明地表现了人物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表现人物命运的悲惨,但不能说揭示了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8.D(当时已经是辛亥革命以后,清王朝已经被推翻)

  阅读测试题

  二、(一)9.D10.AD11.①③代指祥林嫂这类人②④代指鲁四老爷这类人

  12.描写议论

  (二)13.解析:文中用反语的修辞概括了宝玉的性格。

  答案:C

  14.解析:文中用反语的修辞概括了宝玉的性格。

  答案:A

  15.解析:①③均无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A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第一、二单元试卷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