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初中学习初二学习初二语文初二文言文《观潮》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观潮》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12-20 22:51:02  浏览次数:302次  栏目:初二文言文

标签:八年级文言文大全,http://www.170xue.com 《观潮》文言文阅读及答案,http://www.170xue.com

  初二语文:《观潮》课后练习及答案

  一、熟读课文,并将第三段译成现代汉语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2、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4、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

  5、吴儿泅者数百,皆披发身。

  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参考答案】

  1、既望:农历十六。

  2、方:当……时。

  3、倏而:突然;略:一点点。

  4、逝:去,往。

  5、文:画着文采。

  6、溯迎:逆流迎着潮水;出没:健儿在水中忽隐忽现。

  三、把下面这首宋词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设题意图:这首词同课文的题材一致,本题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联想,参照课文中的有关描写,将词中描写的内容展开,不限字数。

  词的上阕写观潮,下阕写弄潮儿的表演。写观潮,写到了人群涌动的盛况和潮水汹涌的气势;写弄潮儿的表演,写到了他们高超的技艺和观潮人的感受。所以在改写时,可以选取第一人称的视角,抓住观潮人、潮水、弄潮儿、自己的感受四点来写,重点要放在潮水和弄潮儿上面。

  〖补充注释〗

  潘阆宋人,生年不详,卒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字逍遥,大名(今属河北省)人。曾在洛阳卖药,北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以能诗受荐举。自制《忆余杭》多首,一时盛传,曾得苏东坡的欣赏,把它写在玉屏风上,石曼卿还使人照词意作过画。

  《酒泉子》原词共十首,都是对杭州名胜的回忆。它们和唐五代词人所填的《酒泉子》不同,是潘阆的自制曲。钱塘,今杭州市。

  万面鼓声中江潮来时,潮声像万面金鼓,一时齐发,声势震人。

  弄潮儿指钱塘江畔观潮时踏潮献技的人,他们都年轻力壮,善于泅水。


四年级语文课文《观潮》重点句子分析 四年级语文上册词语解释:《观潮》
初二语文《观潮》课文 《观潮》文言文训练及答案
初二语文《观潮》课时训练及答案 《观潮》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观潮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初二语文课文《观潮》基础知识题及答案
《观潮》课内语段阅读及答案 初二语文《观潮》典型例析
初二语文《观潮》文言文翻译 初二语文《观潮》课文作者周密简介
初二语文课文《观潮》导学案 《观潮》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  

 

,《观潮》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