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9:40 浏览次数:168次 栏目:初一阅读
苏教版皇帝的新装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
2.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培养感悟文章主旨的能力。
3.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
1.重点:
(1)、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学习通过对人物言行、神态、心理活动的具体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认识封建统治者虚伪、愚蠢的本质。
2.难点:
( 1)、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
以朗读为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文章艺术特色,感悟文章主题。
以听、说、读、写为载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与教师适当引导相结合,加深认识。
【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简介
作者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160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等》、《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家。
2.童话
本文的体裁是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自然界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3.写作背景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而处于北欧边陲的丹麦却还是个君主立宪国家。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丹麦统治阶级利用英法矛盾,以中立地位大搞海上粮食贸易,引起英国不满,英国要求丹麦交出从事贸易的舰队和商船,成为英国的附庸国。丹麦拒绝这一要求,英军于1807年炮击哥本哈根,摧毁了丹麦的舰队,丹麦便由中立倒向拿破仑一边,成为交战国。 8年后,拿破仑战败,丹麦也成为战败国而失去广大领土,耗尽了钱财,银行倒闭,农村萧条,刚刚兴起的小型工业也全部破产,丹麦最终成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的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初一阅读,七年级阅读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一学习 - 七年级语文 - 初一阅读
相关分类
初一阅读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