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公文写作网常用公文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汇编上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汇编上

12-20 22:37:03  浏览次数:704次  栏目:规章制度

标签:办公室规章制度,规章制度范本,企业规章制度,http://www.170xue.com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汇编上,http://www.170xue.com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加重处罚:
3.4.1领导违章指挥,造成因工死亡,重伤,轻伤,急性中毒及重大未遂事故的,要加重处罚.
3.4.2发生事故后仍不采取有效措施,在12个月内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要加重处罚.
3.4.3发生事故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拖延时间不报的,要加重处罚.
3.4.4接到'事故隐患通知单"(见附录A)后不按期排除隐患或未采取有效措施而发生事故的,要加重处罚.
3.5减免处罚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酌情减,免处罚:
3.5.1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造成的伤亡事故,可酌情减,免处罚.
3.5.2发生工伤事故属于本单位以外其它原因,可酌情减,免处罚.
3.5.3对事故隐患积极采取治理措施,但限于技术水平,在限期内未达到规定的,可酌情减,免处罚.
3.5.4发生事故后,能积极组织(配合)调查,认真进行事故分析,对事故的有关人员提出严肃处理意见,并能认真制订防范措施的,可酌情减,免处罚.
3.6其他处罚
3.6.1凡阻止,干扰,刁难安全监察人员,安全员进行正常工作或无理取闹,拒绝安全检查人员检查的,要对当事人和所在单位酌情给予处罚.
3.6.2发生事故时,在执行经济处罚的同时,对事故的责任者和有关负责人,根据情节轻重,后果严重程度给予行政处分,对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3.6.3发生事故需应赔偿经济损失的,其赔偿金额按公司有关规定执行,赔偿款应从本人工资中扣除.每月扣除的金额,一般不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20%,直至扣完全部赔偿.对能迅速改正错误,表现较好的,赔偿金额可以酌情减少.
4实施与检查
4.1公司年终评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由基层推荐,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审核,报公司领导批准,给予奖励.
4.2对安全生产有特殊贡献者由基层单位推荐,公司安委会审议,公司领导批准给予奖励.
4.3经济处罚由经营部会同财务部门执行.
4.3.1发生工伤事故后,基层单位按本办法提出处理意见,经安委会审议,报公司领导批准.
4.3.2本办法所罚款由财务部门按经营部发出的"工业总公司安全生产违规,违制通知单"(见附录B)从被罚单位奖金中扣除,不得摊入生产成本.
4.3.3对所罚款项,财务部门应立专用户头,列入暂存款——安全专款中,由经营部掌握用于安全工作.
4.4本规定由经营部负责监督检查.
附录A:
事故隐患通知单
( )司安字第 号 此联单分公司(项目部)留存
:
现发现下列问题,曾口头通知 同志,现将该问题书面通知你们,请在 月 日前将处理情况报送经营部.
经营部
年 月 日
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 )司安字第 号 此联反馈经营部
采取的措施和完成的日期:
单位(章)
负 责 人
年 月 日
附录B:
工业总公司安全生产违规,违制通知单

单位: 班组: 发现时间: 年 月 日 时
地点: 性质:
违规,违制内容:
纠正措施要求:
处理意见:
经营部
日期
一联通知分公司(项目部)
二联经营部留存
工伤事故管理制度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工伤事故的确定,分类,报告,调查及处理.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属各单位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的管理.
2引用文件
(91)国务院第75号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的规定》
(60)中保护久字第56号《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
3工伤事故的确定
3.1凡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受存在的危险因素影响,突然使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使某些器官失去正常机构,以及负伤人员立即中断工作的事故.
3.2职工虽然不在生产岗位上,但由于生产区的设备和劳动条件不良而引起的职工伤亡.
3.3急性中毒.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毒物质在短期内大量进入人体,使职工中断工作并进行急救的中毒事故.
3.4凡职工在参加公司组织的非生产性活动中受伤,只能参照工伤负伤处理,不按工伤统计.
3.5凡不在上述范围的,对确定为伤亡又有异议的事故,应把详细情况上报,经主管部门(院科研生产部)批复或报地方劳动局确定.涉及两个单位的伤亡事故,由伤亡职工所属单位上报统计.
4.工伤事故分类
4.1轻伤事故
轻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伤残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一般职工受伤后,歇工在一个工作日以上(含一个工作日),但够不上重伤的.
轻伤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发生轻伤的事故.
4.2重伤及重伤事故
重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
重伤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发生重伤(包括伴有轻伤),但无死亡的事故.
4.3死亡事故
死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死亡员工1~2人的事故.
4.4重大死亡事故
重大死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
5.事故报告
5.1职工发生伤亡事故,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报告事故所在的单位(以下简称事故单位)的领导,事故单位领导必须立即报告总公司主管领导,经营部和工会部门.
5.2主管公司领导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六院主管部门和自治区劳动部门.
5.3凡发生重伤,死亡,重大事故时,必须在事故发生24小时内将事故的概况,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伤者姓名,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初步原因分析,经济损失等,用快速的办法报院主管部门,同时按(91)国务院75号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第二章规定报有关部门.
5.4事故现场保护与清理
5.4.1发生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单位应派专人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的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部分物体时,必须做出标志,绘制事故现场图,照相,录像,并详细说明.
5.4.2重伤以上事故必须进行现场录像.轻伤事故要进行现场照相.
5.4.3清理事故现场时,要事先经事故调查组同意.
6事故调查
6.1发生轻伤事故,由发生轻伤事故单位领导会同安全员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按规定填报"伤亡事故登记表"(见附录),在24小时内报经营部.
6.2发生重伤事故,由总经理或主管副总经理组织有关部门会同工会,组成调查小组进行调查.
6.3发生死亡事故,由院主管部门会同地方劳动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调查小组,进行调查.
6.4发生重大死亡事故,按(91)国务院75号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的规定》第三章第十条中有关规定执行.
6.5事故调查组成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6.5.1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专长.
6.5.2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6.6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6.6.1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6.6.2确定事故责任.
6.6.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
6.6.4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6.7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单位和有关单位,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6.8事故调查组在查明事故情况后,如果对事故的分析和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不能取得一致时,按照(91)国务院第75号令第三章第十四条规定执行.
6.9调查人员必须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秉公办事,不得询私舞弊.
6.10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7事故处理
7.1发生工伤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是: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7.2发生事故的单位必须按照各级安全生产职责的规定,分清事故的直接责任,领导责任和主要责任.
7.3对因玩忽职守,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安全规章制度以及工作不负责任等行为而造成的工伤事故.视情况追究责任,并按照"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规定给予经济处罚,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7.4事故查清后,应及时拟定改进措施,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填写"职工伤亡事故报告表"报送有关部门.
7.5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公开宣布处理结果.
8.事故管理
8.1经营部建立工伤事故管理档案,其内容应包括事故现场记录,照片,鉴定材料,事故教育,改进措施及伤亡事故有关的资料.
8.2.发生伤亡事故不得隐瞒不报或故意拖延报告时间.
8.3由经营部定期进行事故的统计分析,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附录:
伤亡事故登记表
单位:
发生事故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事故类别:
伤亡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工种及级别
本工种工龄
伤亡情况(死,重,轻)
受过何种教育
歇工天数
备注
事故经过和原因:
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执行措施负责人与完成日期,检查人:
对事故的责任,分析和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单位负责人: 主管部门负责人: 制表人:
年 月 日
危险作业审批制度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危险作业范围,危险作业审批及实施办法.
本制度适用于危险作业安全管理.
2引用标准
QJ1424《安全生产管理通用表格》
3术语
危险作业:
当生产任务紧急特殊,不适于执行一般性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可靠性差,容易发生人身伤亡或设备损坏,事故后果严重,需要采取特别控制措施的特殊作业.
4危险作业范围
下述作业属危险作业:
a高空作业(高度在2m以上,并有可能发生坠落的作业);
b在易燃易爆部位的作业;
c爆炸或有爆炸危险的作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汇编上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