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个人考察材料,干部考察材料范文,考察材料范文,http://www.170xue.com
赴乳山、邹平学习考察报告,http://www.170xue.com
(四)狠抓技术创新,全面提升民营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近年来,长垣、巩义两地都在搭建科技平台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始终致力于“民营科技”的经济发展模式。一是抓人才开发体系创新。积极引导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姻结缘,引进和培训了一批技术管理人员。目前,长垣全县民营企业与省内外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攀亲联姻,培训技术骨干人,在民营企业中有人获高级职称,人获中级职称。巩义市年与中科院建立院市合作关系,组成了政府科技顾问团。去年月,组织了百名博士巩义行,并聘请位博士作为巩义行业发展顾问,定期为巩义民营经济把脉会诊。同时,全面开通了人才入巩直通车,引进、聘用各类专业人才多名,初步搭起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人才支撑平台。二是完善投入激励机制。在充分发挥企业投资主体作用的同时,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九五”期间,长垣县民营企业用于开发新产品、技术培训、聘请专家学习、创名牌、质量达标认证的科技总投入超亿元。巩义市近年来,市镇财政投入每年都在万元以上,市科技发展基金已超过万元。三是抓企业技术创新。通过建立产学研基地,引导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建立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巩义市创立产学研基地个,科研所个。利用这些技术创新平台,开发出个高科技产品,达到国际水平的个,国内领先水平的个,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家。四是抓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在推进信息化建设方面,两县市都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先后建成了政府网站,制订了“十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积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参与企业的生产、销售等经营管理。目前,巩义市已有多家企业在互联网上建立了网页,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该市今年被确定为全省唯一一家信息化试点县(市),月份又被批准为国家城市信息化试点。
(五)狠抓环境创新,全力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在解决软环境问题上,长垣县委、县政府在解放思想、提高认识的前提下,首先出台了一套保护企业发展的有效制度,如:企业试运营制度,封闭管理制度,对执收执罚人员定期考试、考核制度,“执法公务证”制度,检查许可证制度,执法执罚审批制度,收费登记簿制度,企业挂牌保护制度,服务承诺制度等。建立了企业投诉机制,在企业的醒目位置悬挂“警示牌”,对职能部门到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企业有权拒绝和举报。县经济环境委员会办公室设立了投诉中心,小时受理对投资环境等方面的投诉。巩义市始终把优化发展环境摆在发展民营经济的突出位置,明确提出“六个最大限度”,即:最大限度支持、最大限度保护、最大限度变通、最大限度简化、最大限度放宽、最大限度减负。在具体工作中,一是改革政策审批制度。在全省率先建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削减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降低收费标准,实行“一门受理、规范审批、限时办结”。二是从制度上遏制“四乱”。在全省率先建立会计统一结算中心,实行收支脱钩和收缴分离,从源头上遏制了“四乱”,市县各部门形成了“指导不指挥,支持不谋私,服务不添乱”的良好作风。三是开展“优化环境年”活动。本着“吃亏就是解放思想,让利就是转变观念”的指导思想,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真正体现了“低门槛跨进,好环境留人,高效率服务,厚回报兴业”。四是塑造“诚信巩义”。在全省首家建立诚信网,初步形成了企业、个人信用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失信追究制度,有效防止了商业欺诈、恶意拖欠、逃废债务等行为。五是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成立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综合执法大队,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合同欺诈等行为。同时,建立民间行业协会,协调行业生产、销售,加强企业自律,抑制企业无序竞争,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在搞好软环境的同时,长垣、巩义都十分注重硬环境的建设,创造条件,为民营企业发展搭建平台。长垣县在县城规划上,立足高起点、高标准,科学划分居民居住区、卫生教育区及工业园区。环城路、社区路笔直宽畅,办公楼、住宅楼式样新颖,展示出一片都市气派。在建设过程中,该县还注重运用市场手段经营城市,通过拍卖道路冠名权、出让城市设施经营权等办法,回笼资金,循环投入,良性发展。巩义市根据全省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县(市)的要求和建设中等城市的目标,投入多万元,重新调整、完善城镇总体规划。几年来,已累计投入资金数亿元,基本建成了布局合理、体系配套、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吸纳力强、覆盖面广的市、镇、村城镇体系框架。该市竹林镇先后投入亿元,完善小城镇道路网络,城镇建成面积由原来的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平方公里,高标准建成了金融邮电大楼、竹林宾馆、居民住宅区、万吨水厂等功能性设施和集文化、娱乐、环境保护等为一体的绿苑文化发展中心。镇区绿化覆盖率达以上,人均绿地平方米,农村改厕率达。年被评为全国首届人居环境范例奖,是全国镇级仅有的家之一,今年又被评为全国环境美乡镇家之一。
三、存在的差距
通过几天来的考察学习,大家开阔了视野,振奋了精神,同时又看到了我们在发展上存在的差距。从实地考察情况看,长垣、巩义两地无论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势头、企业规模,还是企业素质、产业特色及品牌影响等各个方面,都已远远走在了前列,成为全省的领头雁,而我们在民营经济发展上还处于起步始萌阶段。认真分析这种现状,我们与上述两地的差距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早在八十年代起,长垣、巩义两地就敢于冲破体制和观念上束缚,鼓励群众大胆闯、大胆试,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为主的非国有经济。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十五大召开后,两地都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实施“民营立县”、“民营立市”的发展战略。为了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和行动,大力弘扬干大事、创大业、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他们分别采取外出考察学习、外地挂职锻炼、政治上关心民营经济带头人、重奖优秀企业家和和纳税大户、组织论坛讲座、开展境外培训等方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消除人们思想上对民营经济的传统偏见,打消对发展民营经济的疑虑,激发广大干群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多层次、全方位地营造敢干大事、敢创大业、真抓实干的发展氛围,真正使敢富、争富、领富的新思想、新观念深入人心、蔚然成风。相比之下,我们一些干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目前仍未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还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的需求,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对发展民营经济的认识不高、信心不强,片面地强调政策、资源、区位、资金、技术、人才等这些非根本性的制约因素,小进即满,小富即安,总是怕这怕那,顾虑重重,不敢打破常规求发展,不会灵活变通寻出路,不善于创造条件大干快上,缺乏开拓创新、敢闯敢试的冒险精神,造成在民营经济发展上办法不多、措施不力、成效不明显;在我们的农民群众身上,长期受小农意识的影响,重农轻工、重农轻商,缺乏经商办企业的意识和经验,市场经济观念、面向市场求生存、求发展的观念不强,宁肯守着穷日子,也不愿意去干一番事业、创一片天地。
(二)机制体制上的差距。为了激活民营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巩义市从九十年起就开始对本市国有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比较典型的是一个总资产近十亿元企业,他们仅以亿的低价卖给了香港一家企业,充分显示了巩义市在产权制度改革上的胆略和勇气。在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同时,巩义、长垣两地都以提高企业素质为目标,积极在民营企业内部推行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巩义市有多家规模企业总经理主动让贤,高薪聘请专家、教授到企业任职,实行专家治厂,使一大批昔日小打小闹的作坊式企业正逐步成为现代化的公司制企业。长垣县有多家企业广大纳社会贤才,大胆聘用专家人员担任总经理,大胆聘用战略策划人才组成智囊团,建立了决策层、管理层和经营层三权分立的治理结构,实现了制度管理、策略管理和科学管理。而我们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上,起步晚、阻力大、力度小、改革不彻底、改制不到位,流于形式,效果不佳,致使目前还有大量的闲置资产没有盘活。就我县的民营企业而言,大部分企业目前仍是家族式管理、作坊式经营,在技术创新、结构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产品开发、人才体系开发、市场信息开发等方面缺乏及时而有效的指导和引导,致使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素质不强,离现代企业的距离相差甚远。
(三)发展环境上的差距。长垣、巩义两地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发展势头和发展现状,无不是重视发展环境的结果。他们都共同认为,环境就是生产力,抓环境就是抓机遇、抓开放、抓发展。其中长垣县响亮提出要把长垣县建成投资创业的绿色通道和最佳区域,使“长垣县”这三个字变成发展民营经济的代名词。巩义市在发展环境上,按照吃亏就是解放思想、让利就是转变观念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六个最大限度”,全力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与之对比,我们的差距在于一是环境意识不强,没有树立起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观念;二是诚信意识不强,敲诈勒索、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的行为时有发生,一些承诺过的优惠政策、优惠条件不能及时兑现;三是执收执罚部门本位主义严重,中心意识不强,部分执法人员素质编低,吃拿卡要,“四乱”现象屡禁不止;四是治理环境、优化环境、保护民营企业、保护私营业主的长效机制还不够健全,即使已制订过的措施制度没有抓好落实;五是社会治安还没有根本好转,外商投资的安全感不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赴乳山、邹平学习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