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15:41:52 浏览次数:101次 栏目:散文随笔
关于回忆过去的散文随笔-忆旅途之二
那年代,乘火车坐卧铺是一种待遇,我出差乘过两次。
感觉很自由,很舒服:想睡就睡,随时可以起来,喝喝茶,看看窗外风景,像观看一部长长的电影,瞬息万变的移动镜头,连绵不断。
在过去全民贫困岁月,火车拥挤不堪,即使有座位,也是夹在一群陌生而贫穷的人中,前后左右被大小包袱挤压得透不过气来。非常难熬,很不自在。
卧铺,除了能躺下休息,另一个优点就是:再不必让自己置身于一群肮脏不堪的旅客中。坐卧铺的人都比较斯文,是稍稍富裕者或者大单位之公差人员,听不到噪杂粗野的骂声,也不用担心小偷光顾。
现在不同了,即使慢车硬座,旅客也都像那时的卧铺客人,衣着干净、温文尔雅。
三四十年过去,经济与文明的进步,在此倒非常突出。
只是现今骗子小偷多,手段越法高明,让人防不胜防。
1994年,我哥哥与他儿女们一大家,由他女婿单位一辆汽车载着我和我女儿,去呼和浩特北面的草原景点游玩。
哥哥一家早已去过多次,这次主要是让南方来的我们看看真正的大草原:伊克昭盟,即王昭君墓所在地。
昭君墓公园非常有名,但我今天不想回味;古代君王故事,我没兴趣;精致人造景观,我不喜欢。
我感兴趣和喜欢的,是真实的自然景物;对于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我是早有向往了。
终于,我见到了真正的草原!
我走进蒙古包。喝到了奶茶,尝到了奶酪,特别是:在广袤无边草原上,我见到了文艺作品中多次提到的“敖包”。
唉,原来所谓“敖包”,就是孤零零仅一人高的石堆啊!
为什么这么简陋的石堆,如此值得人长久歌颂?它怎么会成为恋人约会的场所?
草原如此辽阔,也无比单调,奔驰上百里见不到房屋、亭子,甚至没有一棵小树;无处可遮阳、挡风、休息。哪怕刮风下雨,也只能任透心冷风猛吹,浑身被雨水淋湿,更别说冬天漫天大雪了。想起当年保护羊群的龙梅、玉荣姐妹俩,被暴风雪封锁,无处躲藏的处境是何其艰险,她们被称做草原英雄小姐妹,实在是当之无愧啊!
而“敖包”一个小小的石堆,就是草原上牧民唯一可以挡风避雨之处。其实它并不能挡雨,因为是实心的,赤裸裸的,它不是洞穴,没有门窗。
敖包——小小的石堆,居然成为男女幽会场所,成为草原人唯一的浪漫。在我们江南人看来,简直寒谗得不可思议。
我们生活在大江南北,高楼林立,绿树成荫;我们的孩子,从小唱着浪漫的《敖包相会》,他们哪知草原上的恋爱条件竟如此可怜!
草原实在不浪漫,离开蒙古包,草原上的人们竟然无处躲藏,找不到地方休息。
我们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了,竟不知自己生活在最优越的地方。
忽然想起老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终于理解其深刻含义了。
人们去草原旅游,往往风和日丽。旅游者不会去想:
假如雨天将会怎样?
冬天感觉又是如何?
如果一个人长期在一望无际是草原上行路,将会是怎样的感受?
人的一生,若是整天见不到房屋、行人,日日夜夜无人交谈,年年月月都不改变,他的心情又将如何?
那次,因乘坐自己的汽车,可以自由驰骋,到处纵横,我们有幸领略了草原上的一场风雨:
刚刚还是阳光普照,说来雨就来雨,即刻乌云密布,马上大雨倾盆。
雨水被大风吹得横飞,雨珠在地上溅出水花,草地上、沙石间,到处水流成河。
没想到一忽儿突然雨过天晴。太阳依然照耀,云也不见踪影。地上的流水,顷刻间蒸发得一干二净,大草原如同没事一样,蓝天与绿地,依然一望无际。
我终于明白:敖包虽没有门窗,却可在这种情况下,人暂时靠在这乱石堆背风一面,利用这“敖包”躲避突如其来的风雨。
草原啊!你是如此辽阔,无边无际,我的思想也漫无边际,自由驰骋。
广袤无垠的草地与蓝天白云相接,美极了!没有人烟,没有树木,实在是单调极了,寂寞极了!
这时我才明白:
为什么蒙古民族音乐总是如此哀伤悠远?
蒙古民歌为什么总透出一丝寂寞与孤单?
蒙古乐器的音色总是那样悠长、无奈、低沉?
怪异愁闷的“呼麦”,是在什么境况下起源。。。。。。
,关于回忆过去的散文随笔-忆旅途之二
tag: 散文随笔,心情散文随笔,伤感散文随笔,抒情散文随笔,散文精选 - 散文随笔
相关分类
散文随笔 更新
散文随笔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