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领导讲话稿范文,领导讲话稿模板,http://www.170xue.com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县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预案,http://www.170xue.com
1、保持防治队伍建制
县级疾病控制和医疗机构,必须保持一支疾病控制和医疗救治的基本力量,
包括从事流行病学调查、消毒处理、现场处置、实验室检测和临床治疗等专业技术人员。
2、医疗救治
(1)各级各类医院均应设立体温测量站和预检分诊点,对每位就诊病人及其陪同人员测量体温,甄别发热病人和非发热病人,并对发热病人进行初诊。
(2)县级定点医院
做好传染病科学防治知识宣传;定期开展传染病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和演练;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根据具体传染病种类做好医务人员防护。
(3)县城区发热门诊
负责发热病人的筛查,接诊转运县域内符合医学观察标准的病人并进行隔离观察,参照卫生部一级防护原则做好医务人员防护,对发热门诊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4)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
负责发热病人的筛查,发现符合医学观察标准病人和可疑病人时,及时报告县卫生局安排县级定点医院派专用救护车接转病人,参照卫生部一级防护原则做好医务人员防护,对发热门诊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5)不设发热门诊医疗机构
设置体温测量站和相对隔离的预检分诊点,排查就诊病人;正确引导发热病人到就近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对医务人员进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村卫生室、诊所、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得收治发热病人。接诊病人中发现有发热的病人,要按要求正确指导其到就近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
(6)医疗急救中心
做好急救准备,服从县非典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调度指挥,及时出诊;配备专用救护车接转发热病人,参照卫生部一级防护原则做好医务人员防护,并做好车辆消毒工作。
3、预防控制
(1)疫情监测与报告
监测网络由县防疫站与各乡镇卫生院防保组、县定点医院及其它相关部门和单位组成。县防疫站负责sars疫情的监测与预警工作,并保证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疫情类别,制定监测计划,科学汇总、分析和综合评价监测数据,在危险性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及时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
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及所在医疗卫生机构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发现sars病例或疑似病例时,严格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报告实施方案》执行,城镇于2小时内,农村于6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县防疫站报告,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县防疫站2小时内上报市防疫站和县卫生局,同时将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
公路、铁路等部门对本系统发现的sars可疑症状病人时,应立即送县医院发热门诊,并按规定上报疫情信息。
(2)常态防控
全县各级政府和单位严格按照县非典防治领导小组的部署和卫生部《20**—20**年度全国卫生系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方案》的要求,落实常态防控措施。各级政府建立与各单位之间的防治工作信息沟通与协调机制,各医疗卫生机构将发热排查机制纳入日常工作,各居委会、村委会要充分发挥自治组织作用,组织居民、村民开展各项防控工作。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健全感染管理组织,规范操作规程,明确每个程序的责任人及其具体职责,加强监督检查,控制院内感染。要建立预检分诊制度,采取既方便病人就诊,又有效排查的方法和措施,做好发热病人的就诊、分诊工作,合理引导、分流就诊的发热病人到指定诊疗场所。
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加强校园管理,对教室、午休室、活动场所等保持通风换气,搞好校园内外环境卫生。
校医务室承担对学生、儿童及教职工的发热排查工作,确定责任人,落实晨检制度,对体温异常(达到或超过37.5
℃)并有传染病可疑症状的人员,及时联系县120急救中心或所在乡镇卫生院进行诊治。
建筑工地实行规范管理,改善民工居住条件,对××招用人员进行健康体检。
各类商业、文化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定期对电梯间、公用电话亭、营业厅等公共设施和用具进行消毒。
(3)国内其他省、市、县出现sars疫情时的防控措施其他省、市、县出现sars疫情时,县非典办及时发出信息通报,县卫生局、疾控中心、各医疗卫生单位及公安、公路、铁路等系统和部门加强日常监测,并启动每日信息沟通与交流机制,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做好各项应急准备。
经县非典防治领导小组同意,对来自疫情流行地区的火车、长途客车实行重点检查。对乘客测量体温,填写《健康申报表》,对有可疑发热症状的乘客立即采取隔离、移送、留检等措施,对密切接触者采取控制措施,对发热病人乘坐的交通工具进行消毒。在市县或县与县交界处的重点交通路口设立卫生检验检疫站(点),对来自疫情流行地区的货运车辆和非营运客车上的人员进行体温监测,组织填写《健康申报表》,对有发热症状的及时处理,对其乘坐的交通工具进行消毒。要适当控制到疫情发生地区的旅游及公务活动,并实行向主管部门报告及登记制度。
(4)加强卫生监督
县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加强对食品、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及学校卫生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监督检查工作。
(5)健康教育
大力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闻媒体开展非典防治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普及预防非典的卫生知识,教育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告知群众出现发热等哪些症状应及时就医、如何做好自我隔离消毒,动员群众报告可疑的急性发热病人和其他可疑情况,增强全社会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6)信息交流
县疾控中心应经常与其他市、县交流疫情信息并做好汇报,以便于作好防范工作。
(7)督导检查
县卫生局定期派出督查组,对全县sars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www.170xue.com版权所有
(二)疫情状态
1、一般事件
出现一般事件时,县非典防治办公室报请县非典防治领导小组批准启动本预案,在做好常态下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做好如下工作:
(1)8个工作组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做好各项工作。
(2)应急反应。
一般事件发生时,县非典防治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应急处理工作,并报请市非典防治领导小组大力支持和协助。除实施隔离控制的疫点及相关人群外,其他单位和居民均应正常工作、生产和生活。
①县卫生局及时向县政府、市卫生局报告,并组织疾病控制、医疗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疫情控制工作。
县疾控中心组织有关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追踪调查、隔离和医学观察,疫点的消毒等工作;
各医疗机构要按照“分散接诊、集中治疗、属地管理、防止扩散”的原则,做好发热门诊的接诊、鉴别诊断及转运、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配合疾病控制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样品采集等工作;
卫生监督机构督促检查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全县各医疗卫生机构进入疫情应急状态,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实行零报告制度,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②本县首例病例由县诊断专家组初诊,并报省、市诊断专家组确认,若为全省首例病例,须报卫生部,由国家级专家组进行判定。非首例病例的诊断,由县诊断专家组根据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并上报市级专家组确诊。对于难以做出诊断的疑难病例、特殊群体(如托幼机构、学校等)疫情暴发以及其他紧急、意外情况出现时,由省市级专家组负责协助诊断。
③县非典防治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对发生疫情的乡镇及区域的建筑工地和宾馆、饭店、商场、文化娱乐及人口密集场所、交通路口采取体温监测、定期消毒等措施。
2、重大事件
出现重大事件时,县非典防治办公室报请县非典防治领导小组批准进入较高级别的二级预警状态,在做好一般事件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做好如下应急处理工作:
(1)8个工作组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做好各项工作;
(2)应急反应
重大事件发生后,县非典防治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应急处理工作,报请市非典防治领导小组大力支持和协助。除实施隔离控制的疫点及相关人群外,其他单位和居民均应正常工作、生产和生活。
①县卫生局向县人民政府提出划定疫点疫区和实施管制的建议,及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②经县非典防治领导小组同意,社会治安工作组根据省、市及全县的统一部署,启动县际间卫生检疫站,在公路、铁路、长途客车站、重要交通路口增加检疫站(点),对进出人员进行全面的防疫检查,实施健康登记。
③对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人员集中地区定期进行消毒,宾馆、饭店和文化娱乐场所等地一旦发生疫情,立即停业,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消毒、流调等工作。人口密集场所入口处设专人监测体温,发现体温异常(体温≥37.5℃)或有可疑症状者立即送指定医疗机构进行筛查。
(3)疫情状况,及时请求市卫生局、市非典防治领导小组组织有关定点医疗机构做好收治病人的准备,以及物资支持等项工作,为疫情控制提供必要的紧急支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县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