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教案大全八年级语文教案《桃花源记》教案(人教版八年级教案设计)

《桃花源记》教案(人教版八年级教案设计)

03-12 13:45:21  浏览次数:162次  栏目:八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初二语文教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170xue.com 《桃花源记》教案(人教版八年级教案设计),http://www.170xue.com
注意——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三、研读赏析
(1)分男女各读一段,比一比谁读的好
要求:语句流畅、节奏合理、语速适中
(2)以讨论方式学习课文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奇丽美景)
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曲折、隐蔽、幽深)
4、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优美宁静)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生活安乐幸福)
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6、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桃花源村?哪些语句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
⑴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与世隔绝)
⑵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陶渊明把桃花源写得这么美,这地方存在不存在?为什么?
    不存在。因为渔人“寻向所志,遂迷”;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
8、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呢?
    明确:当时的社会黑暗纷乱,作者是借此表达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既是作者的精神寄托,也是广大人民愿望的体现,所以说这是作者的一个美丽的梦。
四、课堂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窜起来。故事曲折回环,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完并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发现      忘路、忽逢
                                    景美:平旷、俨然、良田、美池……
                      进入                                             理想社会
            桃花源
人美:种作、怡然、皆出酒食……
                      再寻        遂迷、未果







 

上一页  [1] [2] 

,《桃花源记》教案(人教版八年级教案设计)

相关分类

八年级语文教案 更新

八年级语文教案 推荐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