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教案大全八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

03-12 13:44:58  浏览次数:805次  栏目:八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初二语文教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170xue.com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http://www.170xue.com
 

www.170xue.com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纪念白求恩
教学目标
  1.全面感知, 总体把握课文内容。
2.理解写作的层次及叙 议的写法。
3.学习先生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全面感知,总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写作的层次及叙议的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 黑板、卡片等。
  设计思路
  学习本课要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对有些语文知识的学习,可通过赏析重点段落来完成,不要肢解课文。
   教学时数  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人:简介白求恩生平事迹。白求恩同志的死使人们无比悲痛,毛泽东同志于1939年12月21日写下了这篇纪念白求恩的文章。白求恩大夫的感人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毛泽东的文章《纪念白求恩》。(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自主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1。)
  1.自读课文,找出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句子。
  2.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归纳各段要点。
  3.本文概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哪些主要事迹?
  4.白求恩同志的这些表现分别是什么精神?概括地 讲,这些是一种什么精神?
  5.在第二、三段中作者赞扬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时,用了怎样的论证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作者为什么先举“前线回来的人”的例子,再举“晋察冀边区军民”的例子?
  7.找出文中的记叙语句,分析一下,记叙文和议论文中的记叙有什么不同?
  8.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
  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见异思迁 拈轻怕重 精益求精
  明确:(让一位同学解释,如有错误让其他同学纠正。)
  要求:(记住重点字词。)
  2.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归纳各段要点。
  明确:(不要求答案统一,只要有理即可,目的 只在于检查学生的思考情况。)
  (参考答案:第一 段: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第二段: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三段:学习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匀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3.本文概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哪些主要事迹?
  明确:(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满腔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
  4.白求恩同志的这些表现分别是什么精神?概括地讲,这些是一种什么精神?
  明确:(国际主义精神;毫 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概括地讲,这些都是共产主义精神。)
  5.在第二、三段中作者赞扬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时,用了怎样的论证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了对比论证,将白求恩同志与“不少的人”的情况相比较。从对工作、对人民两个角度进行比较。)
  (这样一比较,一正一反,褒贬分明,批评中肯。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6.作 者为什么先举“前线回来的人”的例子,再举晋察冀边区军民的例子?
  明确:(此题让学生自由发言。)
  (参考:从前线进一步扩大到整个边区,用广大军民的反映证明自己的论断,证明第二部分中“二极端”的判断是准确无疑的。)
  7.找出文中的记叙语句,分析一下,记叙文和议论文中的记叙有什么不伺?
  明确:(记叙文中的“叙”要生动、具体、细致;议论文中的“叙”是为了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要简明概 括。)
  8.研读赏析课文第一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①为本段划分层次。
  ②这一段中先叙事,后发议论,把记叙与议论的分界处标出(画两道竖线)。然后细读议论的内容,想想记叙的事跟议论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③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对白求恩作一简单的介绍呢?(自圆其说即可。)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
  (①划分层次可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头至“不幸以身殉职”。高度概括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迹。第二层:从“一个外国人”至“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高度概括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动,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三层:从“列宁主义认为”至结束。引用马列主义观点论述白求恩同志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②……不幸以身殉职。II一个外国人……
  这段记叙是为后面的议论服务的,记叙简明扼要,却突出其国际主义精神 和共产主义精神。
  ③先概括白求恩同志的简历,是对逝世者深怀敬意的追忆。扣住国际主义的原则作简述,是论述白求恩具有伟大国际主义精神的事实依据,成为全文论述的基础。从阅读角度说,让读者先产生“情”,再认识“理”,情与理相结合,议论的逻辑说服力就会大大增强了。)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 应给予肯定。)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积累运用”部分。
  七、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板书设计
  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纪念白求恩------------学习白求恩
  共产主义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夹叙夹议-------------对比鲜明
 

www.170xue.com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7、《敬业与乐业》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能梳理出文章的结构层次并归纳出作者论述的主要内容;
2、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论据并说出它们的表达效果。
课前学习: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梁启超其人其文;
2、通读课文,查阅字典词典,疏通字词;
3、查阅相关资料,把文中涉及的古文名言警句摘录下来,并尝试用现代汉语写出它们的大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论证的结构层次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故事导入:
请同学们听一个故事,听完,请你用一个词概括听故事的最大感受,并简单解释。
故事:一位老和尚让小和尚下山打油。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要小和尚别打翻了油罐洒了油。小和尚一路上小心谨慎,一直盯着油罐,可到山上时,油罐里的油还是所剩无几。第二次,老和尚告诉小和尚,去打油的路上,顺道欣赏一下路边的风景,但不要误了回来的时间。小和尚提着油罐,一路倾听鸟语领略花香,回到山上的寺庙时,居然一滴油也没有洒落。 倾听故事,独立思考。
组织学生交流 讨论、交流 对学生交流过程中表述的感受差异不必过多评价,但是要关注他们理由的阐述。
过渡: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我也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们总在提倡的“专心”竟没有带来好结果?是故事骗了我们还是我们理解错了故事?读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2 通读课文,概括每一段落论述的主要内容,并据此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 读课文,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提纲。以4人小组为单位,完善一份用作全班交流的提纲。
组织全班交流。 讨论、交流。 在讨论过程中如有疑义,引导学生从文中的设问句入手,把握每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帮助梳理结构层次。
教学反思
第二块:精读文章内容,赏析论据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过渡:条理清晰的结构层次有助于我们认识、把握作者的观点。但是要是自己的观点具有说服力,还需要充足的材料加以支撑。作者选择了哪些材料来强化自己的观点呢?
2 给出示例:
文章第三段中,作者列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两件事,证明人的地位有高下,但“凡职业”“其性质都是可敬的”。 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各类论据,独立思考并写出其表达作用。
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 讨论、交流 交流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论据归纳准确性和论据表达作用是否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评价。也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提点论据的类别,一齐帮助学生更多更准确的阅读、思考和表达。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
根据对本文作者观点的理解,写出对“打油”故事的思考、认识。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能结合自身实际对作者观点有更深入的理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

相关分类

八年级语文教案 更新

八年级语文教案 推荐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