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初二语文教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170xue.com
《巴东三峡》导学案(语文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http://www.170xue.com
参差( ) 谛听( ) 娴熟( ) 璀璨( )
2、解释下列词语:
斑斓: 飘忽:
参差: 璀璨:
如泣如诉:
张灯结彩:
瞬息万变:
稍纵即逝:
3、阅读完课文,周庄在你的“脑海”中是一个什么印象呢?(提示:可以运用一些诗词句或修辞手法等。)
三、我阅读,我理解
1、开头三段,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叙述周庄水乡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那么作者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作为游记,作者曾经几次游周庄?为我们描绘了哪几幅“水韵图画”? 你觉得描绘最详细的是哪一次?
3、作者第三次游周庄时,描绘了周庄的哪些景物?他是按怎样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
4、文中除了写石桥、流水外,还花了不少笔墨描写了彩灯、花船及礼花,写一个古镇为什么要这样写?
四、我阅读,我品味
1、从文中划出最能表现周庄“水韵”的语句,说一说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周庄水韵的。(可参照“思考与练习二”)
2、将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并仿照其句式、修辞等特点进行仿写。
3、通过欣赏,你知道本文为何命名“周庄水韵”而不是“周庄水乡”、“古镇周庄”……吗?
五、我阅读 我探究
1、本文在写作上是否有值得你借鉴的地方呢?
2、朗读课文附文《江南》,想想诗中描写的江南和课文描写的江南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二、我阅读,我感知
1、斓lán 眩xuàn仲zhònɡ曳yè参差cēn cī谛dì娴xián璀璨cuǐ càn
2、斑斓:颜色错杂灿烂。 飘忽:捉摸不定。 参差:指不整齐,不一致。 璀璨:形容光彩鲜明。 如泣如诉:像是在诉说,又像是在小声哭泣。这里形容声音柔细。 张灯结彩: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多。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会消失。
3、(1)充满诗情画意,如一曲悠长的乐曲,如一幅写意的画卷,如一杯醇香的美酒……(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小桥流水人家”……
(3)水给古老的旧镇带来了生命,带来了活力,增添了神采,增添了韵味……
三、我阅读,我理解
1、三方面:水中倒影、水上石桥、水傍古镇。\作者印象:“这样的景象,……还有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事物。”
2、三次:第一次 仲春 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略)
第二次 冬天 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略)
第三次 春夜 犹如多姿多彩的神奇童话(详)
3、景物:楼房,小街,彩灯,小河,花船,礼花……(水景)
按时间先后顺序;空间顺序:由“岸上”写到“水上”,坐船夜游,描绘水中朦胧景色。小船经过拱桥,而至古镇尽头。由“天上”写到“地上”,写古镇节日夜空的礼花及河中的倒影,古镇的欢呼。
4、表现了古镇水乡在改革开放后充满了生机,反映了周庄人们的幸福生活,具有对外开放意识。
四、我阅读,我品味
1、第一次:视觉:色彩,“雨雾”——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视觉:色彩,“水”(雪)之“色”——黑白分明对比强烈的版画;
听觉:声音“水”之“声”——如诉如泣神秘悠远的江南丝竹
第三次:视觉:色彩(彩灯、花船、星光、礼花……);听觉:声音(音乐、爆炸声、欢呼声);动静相结合
3、水韵:水的情趣,水的韵律……
五、我阅读 我探究
1、①按照时空顺序,多角度去描写景色。②先略后详,逐步加深了描写。③运用多种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描绘。
2、一诗一文同写水乡,但选材及构思不同,《周庄水韵》写小桥,流水,游人,以及小镇节日的灯花和欢乐的氛围,而《江南》写江南水乡,视野比较开阔。
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
2.体会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及作者的情感。
3.联系现实生活,增强环保意识。
一、初读课文
1.用你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默读、朗读等)把课文读通顺,借助课文注释或工具书给下列加横线的字词注音。
颠簸( ) 镶着( ) 涟漪( ) 苍穹( )
伫立( ) 牦牛( ) 摇曳( ) 浩瀚( )
地壳( ) 繁衍( ) 眸子( ) 逶迤( )
安谧( ) 篝火( ) 恬雅( ) 哈达( )
潸然泪下( ) 娓娓动听( ) 脍炙人口( )
2.解释下列成语。
(1)扑朔迷离: (2)娓娓动听:
(3)得天独厚: (4)脍炙人口:
(5)虚无缥缈:
二、细读课文
1.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来描绘青海湖风光的?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赏青海湖的?请找出相关的语句。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青海湖的美?
4.作者是怎样写青海湖湖水醉人的蓝色的?其中用了对比、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请在书上把这些句子划出来。
5.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青海湖环境氛围清新幽静,无比优美的?
6.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神奇的鸟岛的?又是从哪些方面写鱼的呢?
7.作者为什么用梦幻般来形容青海湖?
三、品读感悟
1.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来朗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可参照完成思考练习二,提示:用了哪个词或哪种修辞手法,达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2.“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作者希望青海湖为更多的游人所赏识,但又担心美丽的青海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想一想:有什么措施既可以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
参考答案
一、初读课文
1.bǒ xiāng liányī qióng zhù máo yè hàn qiào yǎn móu wēiyí mì gōu tián hǎ shān wěi kuài
2.(1)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2)形容说话委婉生动,使人爱听。
(3)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4)味道鲜美可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5)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二、细读课文
1.本文是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在路上、在青海湖、离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巴东三峡》导学案(语文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