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13:19:20 浏览次数:214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案
第三课时 整理复习
复习内容:统计图表
复习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并能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
2、合理的、正确的绘制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分析。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复习重点:会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复习难点:能根据统计图表的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
复习过程:
一、揭示复习内容
二、各学习小组讨论;
师:各学习小组议一议,通过学习统计这个内容,你知道了什么知识?(学生活动、汇报)
生: ……
师:各学习小组再议一议,统计表和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三、制作统计图表
1、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看哪种书籍,并将调查结果填入下表,再制成统计图。
本班同学最喜欢看哪种书籍情况统计表
人 数 种 类性 别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其他书
男 生
女 生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分别制成两个统计图。(具体略)
3、简单分析:
回答下列问题:
(1)男生最喜欢看什么书?共有多少人?
(2)女生最喜欢看什么书?
(3)喜欢看哪种书的总人数最多?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5)你想给书店经理提出什么建议?
四、全课小结(略)
五、家庭作业:
社会调查:请同学们调查统计各家庭户2003年1月—2月支付电费的情况,并填入下表:
户 数电费月 份1元∫20元21元∫40元31元∫60元61元∫80元81元∫100元101元以 上
一 月 份
二 月 份
根据以上统计绘制条形统计图:
1元21元 41元 61元 81元 100元
∫ ∫ ∫ ∫ ∫ 以上
20元 40元 60元80元 100元
回答问题:
(1)电费最多有几户?
(2)你还能提出别的问题吗?并根据图列算式来解答
总复习(1)
一.复习内容
数学第四册教材P119第1.2.题和P123练习二十四第1.2.题。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加强多层次多样化的练习。
三.复习过程
1. 口算。(口算除数是2—9的除法算式若干题,选出其中的几道给学生说说除法式子的意义.各部分的名称。)
2.小组活动
(教师准备好除法算式卡片,分发到各小组,按规律把算式分类,然后汇报自己是按什么规律分的,举例说明自己是怎样求出商的。)
……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1)二(1)班有42人玩跳绳,每7人一组,平均分成几组?如果每6人一组呢?
(2)小清剪了8面小旗,李东剪的小旗是小清的3倍,李东剪了多少面小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
(3)同学们要去南湖划船。大号船每条限坐6人,小号船每条限坐3人,坐大号船需要4条,如果坐小号船需要几条呢?
4.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5.试试自己的能力(印题发给学生)
( 1 )把正确的商打钩。
49÷7={7. 9. 8.} 8 ÷1={7. 1. 8.} 42 ÷6={7.
4. 6 .}……
( 2 )填空
21÷7=() 48÷6=() 72÷()=9
21÷()=7 48÷()=6 72÷9=()……
6.比一比谁最棒。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2÷6=()÷8 4 × 6=()×3 2×()=3×()
7 ×()> 8× 2 ( ) × 8 < 6×5 24÷ ( ) >
24÷( )
7.练习作业
教材P119第1.2.题和P123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总复习(2)
一、复习内容:数学第四册P119 第3题和P121第4、5、题,P123、P124第3、4、5、题。
二、复习目标
正确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数的组成、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三、复习要点
1、复习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说一说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读出下列各数
2563 2506 2056 2560 90806 ……
( 1 )说一说多位数的读法,特别是中间有零的读法
( 2 )说出以上各数分别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 3 )练习 :8469=( )+( )+( )
5030=( )+ ( ) +( )+( )
4106 =( )+( )+( )+( )
3、动手拨一拨(教师口述万以内的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数,然后再读出来。)
4、看实物图写出多位数。然后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一排。
5、数的写法
六千 写作____ 二千九百 写作____ 七百八十 写作____
五千零六 写作____ 四千零九十三 写作____ 七千七百零三 写作____
6、写出4208后面的三个数____、____、____
写出8051前面的五个数____、____、____、____、____
7、游戏活动
说明活动要求:用学具中的数字卡片,在老师的口述下摆出多位数,比一比谁摆的又对又快
8、作业练习: 教材P119 第三题和P121第4、5、题,P123、P124第3、4、5、题。
总复习(3)
一、复习内容:数学第四册教材P120第6、7、题,P121第8、题,P124、P125第6、7、题。
二、复习目的: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近似数
三、复习过程:
1、口算:教材P120第6、题。
2、小组说一说怎样口算才能又对又快。
3、独立完成P120第7、题计算。
4、提问:在计算加减法时你应该注意些什么才能保证你的计算是正确的,把你的好方法告诉给同学们。
5、复习估算
6、解决问题(完成教材P121第8、题,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7、练习作业教材P124、P125第5、6、7、题。
8、讲评作业
9、小结
总复习(4)
一、复习内容: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教材P121第9、10、题和P125第9、题
二、复习目的:
通过复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三、复习过程;
1、复习克、千克
提问:(1)1克与1千克比较谁重谁轻。
(2)1000克与1千克比较谁重谁轻。
引出:1千克=1000克
2、说出生活中有那些物体的质量是用千克或克作单位的?(先小组说一说然后汇报)
3、动手圈一圈(完成教材P121第9、10、题)
4、线(估一估再连一连,教材P125第9、题)
5、活动内容(每4人一组活动)
(1)估一估自己带来的物品各有多重
(2)再估一估老师带来的这些物品各有多重,看谁估的最接近实际重量。然后由学生掂一掂,感受一下。(老师把准备好的物品的质量贴在物品上的暗处)
6、练习作业:(1)计算: 3000克+5千克=()千克
9千克—2000克=()千克
4千克×6=()千克
81克 ÷ 9=()克
7千克+500克 =()克
(2)在括号里填上“>”、“<”、“=”:
4千克()4000克 48克()2千克
5200克()6千克 50千克()50克
900克()1千克 600克()6克
7、思考: 一只小鸡重500克,一只大鸡重2千克,几只小鸡的重量等于一只大鸡的重量?
总复习(5)
一、复习内容:
数学第四册教材P121第11、12、题,P125第10、题。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什么角是直角、锐角、钝角,理解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三、复习要点:
1、说一说自己认识了哪几种角。判断各种角的条件是什么。
2、动手画一画直角、锐角、钝角,并写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3、举例说明,生活中那里有直角、锐角、钝角。
4、举例说明,生活中什么是平移现象,什么是旋转现象。
5、画出
向左移动8格后的图形。(教材P125第10、题)
说一说 平移的移动方法。
完成作业: 教 材P121第11、12、题。
四、学生小结
总复习(6)解决问题
一、复习内容:数学第四册教材P122第13、14、题,P126第11、12、13、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tag: 小学数学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教案大全 - 小学数学教案
相关分类
小学数学教案 更新
小学数学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