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03:20:31 浏览次数:617次 栏目:小学语文教案
难点
由于学生年龄的限制,又缺乏历史知识,不了解奴隶制社会的黑暗,要想体会人物情感有一定困难,体会奴隶起义的原因也有一定难度。
重点
从斯巴达克和奴隶们的对话中,了解奴隶的悲惨命运,体会奴隶起义的原因。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1.让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斯巴达克的有关资料。
2.观看幻灯片,听老师讲述斯巴达克起义的故事。
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1.自主读书。
请同学们用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
(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渎的句子多渎几遍。生字、新词可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通过自主读书,你渎懂了哪些内容?
(2)质疑问难。如斯巴达克为什么‘‘咬着牙,狠狠地说’’等,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问题、
三、读中练说,说中练演,演中体悟
]‘以不同的身份讲述剧情,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为什么要举行起义等。
(1)以斯巴达克口吻(机智勇敢,不屈服)
(2)以奴隶主口吻(凶暴残忍,不顾奴隶死活)
(3)以奴隶口吻(痛苦畏缩)
(以教材为凭借,从不同角度训练说,于体验中把握人物特点。)
2.分角色表演
(通过“表演”这一活动形式,既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每
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又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活丁学生的思维,从而强化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
四、深入了解,塑造奴隶英雄形象。
五、课堂练习
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
体会我国人民向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的意义。
重点
了解世纪宝鼎是什么样的,体会我国人民向联合国赠送这一礼品的意义。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理清文:辛层次,了解课文内容
2.自学生字新词。
3.熟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导读 •
1.教师板书课题后,启发学生:当你看到《世纪宝鼎》这—题目时,会产生哪些疑问?
(在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的问题中,教师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如,“鼎”是什么?世纪宝鼎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寓意等等。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
二、自主渎书,整体把握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互检;
3.再读课文,理清层次,抓住主要内容,
三、交流汇报,解决疑难
1.通过渎书你了解到了什么?
2.联系课文内容,看看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国人民向联合国赠送这一礼品的意义。
2.在特定的情境中创意表达,深入理解学到的知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角色转换及人际交往的能
力。
教学流程
一、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再现学到的知识
二、研读体悟,合作探究
1.自读感悟。
让学生自主选择上节课提炼出的:三个问题中其中的一个或两个,
反复读课文,自我揣摩,自我感悟。
2.合作学习:
在朗读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自己研究的问题分成学习小
组,进行再朗读、再领悟,然后相互交流,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及时
鼓励,随机引导点拨;
(合作学习,既培养了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好习,惯和
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又发挥了群体的集体功能,达到了在合作中探
究,在探究中提高的目的。)
3.分组汇报。
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中心发言人,其他组员作补充。同时,可以提出不同意见,师生共同评价。
4.熟练朗读。
三、创设情境,引导扮演
教师假想情景,呈现给学生自由选择,进行创意表演练习。(假设情境如下)
1.假如让你代表中国向联合国赠送这——世纪宝鼎,你会怎样介绍?
2.假如你是联合同代表,当接到中国人民赠送的造型占朴、工艺精湛的宏伟杰作时,你会怎样说?
3.当一个不认识世纪宅鼎的人向你咨询有关情况时,你怎样帮助他?
4.把你学到的知识告诉给家长,、
(情境的设计,融知识运用、语言表达、合作交往为一体,体现综合性、实践性。)
四、汇报表演,互相评价
结合汇报、同学选择的扮演情境,对扮演者进行评价,促进提高,
(把评价权还给学生)
五、教师小结,畅谈收获
六、课堂练习
结合课文和自己收集的资料,谈谈世纪宝鼎的艺术价值和深刻寓意、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再小组互检。
2.指读,了解课文大意,整体感知。主要写的是什么?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3.默读,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或了解到什么、懂得了什么?
如学生回答:通过读课文,了解到全图从左到右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绘市郊的景象,第二部分描绘的是桥周围的景象,第三部分描绘的是繁华的街市景象;《清明上河图》利用鸟瞰的构图方式,将浩大繁杂的场面妥帖地置于长不过两丈,高不过一尺的画面上;这件作品在我国绘画使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等等。
二、精读品味,体会感情
1.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渎书,用笔画出不明白的地方,然后提出,共同研讨:,
(重视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因为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标。读的能力不强,就会影响分析理解能力,读的任务完不成。也就谈不上语言的积累感悟。)
2,整理归纳疑点。
①秋天才是收获的季节,为什么“初春的清晨薄雾尚未散尽”
“有一条船装满粮食,—些人正忙着搬运”‘;
②为什么把——座拱桥比做“飞虹”?
③“桥上桥下,许多行人驻足观看”,真的能听到“船工们吆喝的号子声和众人的喝彩声”吗?说明了什么?
④这幅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它长不过两丈,高不过一尺的画面上怎么能安排下五百五卜多个人物,五六十匹各种牲畜、二十余辆不同车、船等,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tag: 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小学语文教案网,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教案大全 - 小学语文教案
相关分类
小学语文教案 更新
小学语文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