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中语文高考诗歌赏析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赏析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赏析

12-20 22:51:13  浏览次数:696次  栏目:高考诗歌赏析

标签:高考诗歌鉴赏,诗歌鉴赏技巧,http://www.170xue.com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赏析,http://www.170xue.com
阅读下面这首词: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完成赏析(1)~(3)题。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的注】 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D.“漏声断”中的“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答案 D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第一题的赏析 D项中的“断”是“滴断”的意思。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答案 C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第二题的赏析 “动静结合”或“动静互衬”,常用于实景描写,这里诗人写的是梦境,属虚写。词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关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壮阔的词境中来。
(3)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答案 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①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②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赏析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