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8:55 浏览次数:387次 栏目:高考报考
“4年能拿名校本科学历”吸引百余学生入学
一家连教育资质都不具备的教育培训机构,却从招生简章、录取通知书到教学、食堂、毕业证书等诸多方面都贴上国家“211”工程重点学校安徽大学的符号。100多名学生就读后才发现,他们与安徽大学的关系很有可能仅仅是吃、住、学的地理位置离这所大学更近一些罢了。
在合肥,这起“山寨大学”藏身名校的事件,引发了强烈关注。
名校元素
2010年高考前夕,正在读高三的小李看到了一份招生简章,彩版印刷的广告纸上“安徽大学”四个大字十分醒目。通过招生简章上的QQ号,小李与自称安徽大学计划外招生负责人的张晓路取得联系。在简单了解大致情况后,小李通过招生简章上的网址进行了网络在线报名。
高考之后,小李收到了两份录取通知书,一份来自报考志愿填写的大专院校,一份来自印着“安徽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科教中心”公章的机构。听说在后者上学能“4年拿到安徽大学本科学历”,小李决定放弃统招大专院校就读的机会。
作出这个决定前,小李专程从老家淮南坐火车来到所谓的“安徽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科教中心”考察。他回忆说,自己按张晓路提供的路线来到安徽大学新校区西门,张晓路开着一辆挡风玻璃上印有“安徽大学通行证”字样的汽车,将小李领进位于安徽大学社科楼B座四楼的一间办公室。之后,张晓路又领着他参观安徽大学校园,将食堂、宿舍和上课地点等一一指给他看。递给小李的名片上印着“安徽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安徽科技教育管理中心”字样。
当年8月下旬,对“安徽大学”深信不疑的小李,按“录取通知书”上规定的时间到校报到并缴纳学杂费7500元。报到地点在安徽大学校内的一间办公室里,领到的被子、脸盆以及学生证的封皮上都印着“安徽大学”字样。虽然住宿的地方是在校外一路之隔的“磬苑小区”,但由于其名称与安徽大学新校区(磬苑校区)相近,并未引起小李的怀疑。
正式上课后,小李发现上课地点位于安徽大学的博学北楼,B416、B312是经常上课的两个教室,而课程表就插在教室门外一个专制的塑料盒里。一切似乎都在表明,小李来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地方。
疑点重重
和小李一起入学的有50多人,虽然有部分学生因各种原因很快退学,但选择留下的仍有40多人。去年,入学学生更是增加到72人。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一些事,小李很可能认为自己就是一名正在就读的安徽大学学生。
去年下半年,上课地点突然转移到校外的一个门面房里,这引起了同学们的怀疑。
同时,去年新入学的一名储姓学生,由于没能学到报考的专业课程而要求退学,在退还学费的数额上与张晓路发生纠纷。
在与张晓路的多次交涉中,小储和小李渐渐感觉到,他们一直看重的“安徽大学”这个名号,很可能只是张晓路用来吸引学生上学的幌子。他们决定报警。
3月19日,记者从合肥市经开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了解到,分局已经受理此案,并正在着手调查。随后,记者从安徽大学纪委了解到,安徽省教育厅也已接到举报,并要求安徽大学就此事展开调查,目前继续教育学院具体负责此事的调查工作。
接受记者采访时,安徽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荣学宁坚决否认学院网站可以接受网上报名,他表示,这起事件将由学校党委宣传部统一口径对外发布。记者试图从安徽大学教务处了解“山寨大学”的教室安排事宜,但没能得到正面回应。
“有权享受公共资源”?
3月18日,根据小李提供的张晓路名片上的电话,记者联系张晓路本人采访,然而未果。
正当该事件在合肥一家颇有影响的网络论坛上广为传播的时候,3月17日,该网络论坛上一个注册名为“zxiaolu”且自称张晓路的人发帖,就“山寨大学”事件进行“辟谣”。
在这篇名为《一个硕士生的艰难创业之路》的网文中,发帖人详述自己从一名农村小学老师到名牌大学研究生的曲折人生之路。他自称于2009年获得中国科技大学法学硕士,现在从事的工作是一种创业行为,具体为“学历教育考前助学培训”,也即“经过一个半月的成人高考考前培训,(帮助学生)参加成人高考,由相应录取高校下发正式录取通知书。录取后的学生学费交到相关学校,专科阶段课程由相关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组织教学与管理,我们只负责对学生进行本科自考考前培训”。
网文承认所设机构没有在教育部门备案,并解释称:“300平方米、自己产权的门槛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是不现实的。国家一方面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另一方面设置的门槛有点高,我们这些‘毕业就失业’的大学生只能望洋兴叹了。”
对于招生过程中充满的各种“安徽大学”元素,网文并不避讳:“并不能说明我侵权安徽大学,而是说明我们宣传安徽大学,热爱安徽大学,崇尚安徽大学的人文精神和优雅的学习环境。现代大学是用纳税人的钱建造的花园式的高等学府,是开放性的公共资源。在不违反学校正常教学和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社会公众有权享受部分资源。”
相关分类
高考报考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