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语文阅读高考复习学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高考复习学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12-20 22:52:45  浏览次数:308次  栏目:高考语文阅读

标签:高考语文阅读大全,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高考复习学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http://www.170xue.com

  ②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

  ③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

www.170xue.com

  [例3]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例4]雷锋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例3是借喻,“害人虫”是喻体,这一句子可改为明喻:要扫除一切像害虫一样的敌人。例4是借代,以“解放军”代“解放军中的一位战士”,这是借全体代部分。

  3、对偶和对比的辨析

  (1)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称”,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立”,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例1]赤道弯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

  [例2]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例1的结构对称,字数相等,是对偶,例2的意义相反,结构形式并不对称,是对比。(2)对偶里的“反对”,就形式说是对偶,就意义说是对比,这是修辞手法的兼格现象。

  [例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例4]敌人害怕您静若悬剑,人民信赖您稳如磐石。

  4、排比和对偶的辨析

  (1)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而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而对偶必须对称。

  [例1]但见那——满树繁花,一街灯光,四海长风……

  上例破折号后是排比结构,如果将它改为“满树繁花,一街灯光”,或“一街灯光,四海长风”,就变成了对偶。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挈语,使排比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例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例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例2是排比,“要”是提挈语;例3是对偶,属于没有重字的典型的对偶句。

  (3)对偶在平仄、对仗方面有一定要求,而排比则无此要求。

  5、反问和设问的辨析

  (1)反问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而设问则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而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句末只可用问号。

  [例1]池水涟漪,莺花乱舞,谁能说它不美呢?

  [例2]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例1是反问,能明确肯定“美”的意思,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例2是设问,问句本身不能明确什么意思,句末只能用问号。

www.170xue.com

  6.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分析: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

  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

  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了革命的希望前景。但是《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的,不具有象征意义。当然在某些文章中,象征中也含有比喻的性质,从表现抽象的精神来说是象征,从表现具体的人来说是比喻。即或是这样,象征与比喻也是分开的。

  (三)注意辞格的综合运用

  1.兼用——一个语句,从这个角度看用的是某种辞格,从另一个角度看用的又是一种辞格。例如: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反对党八股))

  比喻、引用兼用。

  2.联用———个语句中接连使用了两个以上的不同辞格。例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科学的春天》)先引用、再排比、后拟人联用。

  3.套用——一个语句,从总的来看用了某种辞格,而分解开来看,其中又包含着其它辞格。例如:在那天边隐约闪亮的不就是黄河?那在山脚缠绕不断的自然是汶河;那拱卫在泰山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沮涞山等著名的山岭。(《泰山极顶》)排比中套用反问、比喻、拟人、夸张。

  第三课时

  1.请以“小学、中学、大学、社会”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四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四个比喻在语意上构成一个系列。

  童年是一张白纸,青年是一篇诗歌,中年是一本散文,老年是一部百科全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按要求把下面一段文字补写完整。

  一位高三的同学说:“我们不爱写作文,和作文的陈旧有很大关系。一些题目,小学写了,初中也写了,高中又写,真怕到了大学还要写。难怪有的同学说:‘我们老师是属祥林嫂的,A。’其实,作文题目本身并不错,但是,就好像B。”

  (1)在A处补上恰当的语句:

  (2)在B处补写上运用比喻、反问修辞手法的语句:

  3 根据下面材料,紧接文意,用排比句式对“异想天开”进行分析议论。

  长春光机学院职工的三个孩子私下带了六元钱,从长春偷偷出发前往大连,打算去蛇岛捉蛇,然后去西沙捉龟,最后去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进行动物考察。有人说,这三个孩子是“异想天开”。然而我们知道,爱迪生十二岁就开始做各种试验,瓦特小时候常望着蒸汽出神,袁隆平年轻时,梦想稻谷能像花生那么大。令人感动的正是这种“异想天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ww.170xue.com

  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使各句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

  身上飘落过乌鞘岭纷飞的夏日雪花,藏胞敬来的青稞美酒仰头满饮过,俯首接过喇嘛垂献的洁白哈达,铺满轻尘的南疆小路深陷过双脚。离开高原,顺着大河,来到了“天下黄河独富”的河套。

  答:

  5 下面的材料对开平碉楼作了介绍。请根据此段文字内容,为碉楼拟一则宣传语,向游客推介。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在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这一座座碉楼,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之历史上开平一带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开平作为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艺术之乡,她的特色在碉楼上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碉楼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并将之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让人叹为观止。开平碉楼现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答:

  6 观察下面这幅漫画,依照例句,任选其余三种情况中的两种情况,各写一句40字以内的话,要求既描绘画面内容又写出蕴涵的深意。

  例句:与群众说话,眉横眼瞪,喷涌的口水如同火药爆炸,充满盛气凌人的嚣张,显示着不可一世的骄横。

  (1)与同事说话

  (2)与上级说话

  (3)与法官说话

  7 假如你是学校广播台“青春热线”栏目的主持人,请你用比喻的手法为“如何与教师沟通”这个话题设计一个简短、轻松、形象、幽默的开场白,不超过50个字。

  答: ___ _

  8 滨海市作家协会为发现、扶持文学新人,举办了“文化故乡”征文大赛,滨海一中文学社社长李丽玲同学所写的散文获得一等奖。《滨海作家报》将刊登获奖作品,作者必须附上一则 “获奖感言”,表达自己参加这次征文并获奖的感受。要求内容切合征文大赛主题和作者身份,运用一种以上的修辞手法,75字以内(含标点符号)。请你替李丽玲写一则“获奖感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高考复习学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