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考备考济宁一中高三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济宁一中高三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12-20 22:52:45  浏览次数:799次  栏目:高考备考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济宁一中高三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http://www.170xue.com

  5.B

  6.A(A项,稍纵即逝: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B项,付诸东流:把东西扔进东流的江水,比喻前功尽弃或者希望落空。此处可用“烟消云散”。C项,别有天地:另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等引人入胜。此处可用“别具一格”。D项,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令人惊奇的话。此处应用“骇人听闻”。)

  7.C(A项语序不当,“推动传统文化研究”应放在“空白”的后面。B项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D项成分残缺,应在“合作”后加“协议”。)

  8.A(B项主客颠倒,“被”应改为“令”或“让”;C项不合逻辑,应删掉“不”;D项成分赘余,删掉“据”或“显示”。)

  二、(12分,每小题3分)

  9.D(货:收买,买进)

  10.B(其:代词,他的。A项,乃:连词,于是/连词,甚至。C项,之:代词,他们/助词,的。D项,以:连词,来/介词,因。)

  11.A(B项②为提倡节俭;C项①表现其不肯迎合富豪及其处事智慧;D项②表现其清廉。)

  12.A(“敢于毛遂自荐”错。原文是“设置官职要寻求合适的人来充任,不是人来要求做官”。)

  【参考译文】

  苏琼,字珍之,是武强人。苏琼幼年跟随父亲在边境,曾去拜见东荆州刺史曹芝,曹芝与他开玩笑说:“你想要当官吗?”他回答说:“设置官职要寻求合适的人来充任,不是人来要求做官。”曹芝很赏识他的答复,即委任他为府长流参军。高澄以仪同三司的职位开建府署,以他为刑狱参军,经常对他加以勉励。并州曾发生抢掠案,州府长流参军审理此事,所怀疑的贼人在拷打下都已供认,只是没能起获贼赃。高澄交给苏琼命令他再加审理,于是另外查获到元景融等十余人,并获得赃证。高澄大笑,对以前被误指为贼的人说:“你们如果不是遇上我的好参军,几乎被冤枉死。”

  苏琼出任南清河太守,这个郡盗贼很多,但苏琼来到后,吏民恭敬,奸盗平息。零县百姓魏双成家丢失牛,怀疑是同村人魏子宾干的,将他送到那里,苏琼一经审问,知道魏子宾不是盗贼,即将他放回,秘密巡视私访,另外捉到偷牛者。从此以后,百姓家的牲畜都不再收留;只是放散在外,说:“只管交付给府君。”有邻郡的富豪将财物放到南清河郡界内以躲避盗贼,受到贼人进攻,形势危急,富豪就说:“我的财物已寄放到苏公那里了。”贼人于是就离去。郡中原有盗贼一百余人,苏琼把他们都安排在自己左右,民间的善恶,甚至是官吏饮别人一杯酒,苏琼无不立即知晓。苏琼性格清廉谨慎,从不接收私人信件。僧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内放有许多高利货,经常要郡里协助他征收。当道研来请求拜见时,苏琼知道他的来意,每次见到就与他谈论并询问佛教经义,苏琼态度十分恭敬,道研虽为催债来了数次,但无从开口谈起此事。道研的弟子询问缘故,道研说:“每次见到府君,直接将我捧入青云间,没机会来谈论人间的事。”有百姓乙普明兄弟争夺田地,多年未能断清,他们各自提供证人。竟然有一百来人为他们双方作证。苏琼召集乙普明兄弟,当着众人劝告他们说:“天下难以得到的是兄弟,容易寻求的是田地,假如让你们得到田地而失去兄弟之心,将会怎样?”苏琼说着就掉下泪来,众人无不哭泣。乙普明兄弟叩头请求到外面去再加考虑,他们兄弟已分居十年,于是又搬到一起居住 。苏琼下令禁止百姓进行不合国家规定及儒学经典的祭祀,教导百姓在婚姻丧葬方面俭朴而合于礼仪。另外,在养蚕的月份就将绵、绢的尺度及样式预先发到下面,征兵、收赋的顺序都建立起明确的规定,至于调役,他都事先就加以操办,因此郡县的有关官吏极少因延误时间而受到处罚。当时各州郡无不派人到他境内,访求他处理公务的方法。北齐文宣帝天保中,郡内发生大水灾,百姓断绝粮食的有一千余家。苏琼把郡中有粮的人家都召集 到一起,自己向他们借粮,再分发给饥民,州里按户征收田租,又要审查他借粮的情况。郡中的僚佐对苏琼说:“虽然是怜惜这些饥民,但恐怕这样作会连累府君您。”苏琼说:“我一人获罪,而能救活一千户人家,还有什么可抱怨的。”于是他上表讲明情况,朝廷下令免于派使检查灾情及借贷之事,百姓们平安度过荒年。苏琼在南清河郡六年,百姓受他的恩德感召。他因父亲去世而离职,对于朋友的赠送,他一无所受。

  毕义云为御史中丞,任职以凶猛暴虐著称,掌管司法的官员怕他,不敢有不同意见。苏琼审察案件务在公平,许多冤案得以昭雪,由廷尉寺来复查御台的案件,是从苏琼开始的。他又迁任三公郎中。赵州及清河、南中郎府管区内不断有人来告发谋反的逆谋,前后都交付苏琼审理,事情多得到申雪。尚书崔昂对苏琼说:“你如果想要立功名,应当再从别的地方考虑一下了。要还是经常为反叛的逆贼洗清罪责,莫非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看得如此轻?”苏琼正颜厉色地说:“我所昭雪的都是被冤枉的人,从来没有放过反逆。”崔昂十分惭愧。京师的人流传说:“断决无疑苏珍之。”

  以前的制度以淮河为禁区,不允许商贩随意往来。淮南地区遭灾,苏琼上表请求到淮北去买粮。以后淮北百姓发生饥荒,他又请求允许淮南买粮,于是商人得以往来,使淮河两岸货物得以流通,彼此都得到好处,通过水陆运输,有些货物直达黄河以北。后来苏琼出任大理卿,北齐灭亡后,他出仕北周,为博陵太守。

  三、(24分)

  13.(1)郡中原有盗贼一百余人,苏琼把他们都安排在自己左右,民间的善恶,甚至是官吏饮别人一杯酒,苏琼无不知晓。(旧、充、人间各1分,整句2分)(5分)

  (2)尚书崔昂对苏琼说:“你如果想要建立功名,应当再从别的地方考虑一下了。要还是经常为反叛的逆贼洗清罪责,莫非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看得如此轻?”(更:再;雪:洗清罪责;轻:看轻。各1分,整句2分)(5分)

  14.(1)上片写了辽阔的楚天、青涩的山峰、平静的湖面、停泊的晚舟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显示出流连自然的心态。(4分)

  (2)动静结合。“明”是跃出水面之鱼,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中,静中见动。

  比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玉刀”,既写出鱼的特征,也和“红蓼”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强烈的色彩感。

  想象。停船之时是傍晚,而“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直转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现出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美境界。(4分)

  15.(6分)(1)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2)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3)楚天千里清秋玉簪螺髻(4)清风徐来歌窈窕之章

  四、(12分)

  16.第16颗卫星升空,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形成区域服务能力。(4分)

  17.答案略。(4分)

  18.来到马克思的故居,看到马克思著作的各种版本,我们十分敬佩他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劳动,十分景仰他为人类作出的卓越贡献。(4分)

  五、(18分)

  19.①干枯的河流;②日渐减少的天然湖泊;⑧野性全无的瀑布;④钢筋水泥的城市迷宫;⑤被人类处理过的水;⑥重重的铁门;⑦廉价的塑料露珠儿;⑧夜半回家或散步感受不到露珠。⑨人工仿造的东西太多,以致孩子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然;⑩诗人的创作失去了文艺的本真。(任意六点即可)

  20.(1)露珠是大自然的杰作,是自然环境和谐美好的标志,而它却远离了现代社会,人们难得见到它,因而令人怀念。

  (2)露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是人类对自然破坏、对环境的污染造成的,人类是有罪的,应该感到愧疚,应该赎罪。

  21.示例:一、“连芦苇都渴死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河流干枯的状况,流露出作者对生存环境的担忧,对生命的关怀。

  示例二、“你便觉得那白花花流的都是银子”中把水比喻成银子,委婉地批判了现代社会中某些人物质至上的功利心理。

  示例三、“鲛人泪”一语运用了南海鲛人的典故,流露了作者对古典文化的爱恋和对地摊上塑料露珠的鄙弃。

  示例四、引用“拨开青苔喝山泉”“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古典诗词,信笔拈来,作者对古典文学的挚爱跃然纸上。

  示例五、“永远不会滚动,永远不会干涸,永远不会作‘鲛人泣’和‘风度欲成津’的廉价塑脂露珠儿”运用了排比、反复的句式,语势强烈,强化了对“塑料露珠儿”的鄙弃。

  示例六、“谁敢‘拨开青苔喝山泉’呢?”运用反问句式,在看似轻松幽默中表现了对生态环境的调侃、忧伤。

  示例七、“水的乱世家族被温温吞吞封存在塑料瓶子里,随人们去旅行”运用形象化的描写,并使用叠音词,生的地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分离状态。

  22.(1)同意。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物质膨胀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生存空间的萎缩,物质日益充足的同时人类的精神家园被挤压,发展与倒退成了一组悖论,因此作者说我们今天“肉体囚圃灵魂日见干枯”是有道理的。

  (2)不同意。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类的活动空间大大扩展,物质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人们生活的丰裕富足,在物质满足之后,人们必然转而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现在书籍的大量出版和音乐美术等的发展就是很好的证明,因此作者说我们今天“肉体囚囿灵魂日见干枯”是没有道理的。

上一页  [1] [2] [3] 

,济宁一中高三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相关分类

高考备考 推荐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