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2:45 浏览次数:831次 栏目:高考备考
B 第③段收束上文,又通过写古诗中的意境不再,形象地表现广大运河诗怠的消失。
C第⑤段把“桨声帆影”喻为沙漠胡杨,意在表明桨声帆影是大运河生命的象征。
D作者认为文化遗产是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的文明的标志,因此失去了实用价值。
E作者对大运河往昔的灿烂文明充满向往,对工业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感到遗憾。
18 文章第④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19作者为什么说大运河是“流淌千年的乡愁”?(6分)
20作者说:“每--个人似乎都在日理万机,优哉游哉的牛:活他们再也无福消受。”请根据文 意概括“优哉游哉”是指怎样的生活,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现代人再也无福消受这种生活的休会和思考。(不少于200字)(12分)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作文(60分)
近日,有作家提议,我国应设立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奖——“李太白文学奖”,要把它做成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用我们的眼光和标准来评鉴世界文学,以争夺我们在世界文学界更 多的话语权。我们的作品走向了世界,我们也要评点世界。
这一提议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义 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北京海淀区2017年高考一模语文试题相关分类
高考备考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