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2:45 浏览次数:819次 栏目:高考备考
2013北京丰台区高考理综化学一模卷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电解法精炼粗铜的时候纯铜做阳极
B、将镁块与钢铁输水管相连,可以防止钢铁腐蚀
C、熔融烧碱的时候,不能使用石英坩埚
D、可以用硫酸或者CO2中和碱性废水
7、下列化学反应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已知:氢氧化镁能溶于浓度均为3mol/L的①盐酸②NH4Cl溶液③醋酸铵溶液(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电解质为铁氰化钾K3[Fe(CN)6]和亚铁氰化钾K4[Fe(CN)6]的混合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移向催化剂b
B、催化剂a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Fe(CN)64--e- = Fe(CN)63-
C、Fe(CN)63-在催化剂b表面被氧化
D、电解池溶液中的Fe(CN)64-和Fe(CN)63-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11、某同学对Na2O2和CO2反应后的所得固体进行研究,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得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是
A、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加热蒸干、灼烧得到b克固体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到b克固体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加热,使气体完全逸出,冷却至室温测得气体体积为VL(标况)
www.170xue.com12、已知:(CH3COOH) 2(g) 2CH3COOH(g)经试验测得在不同压强下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的△H<0
B、平衡常数: K(a)=K(b)
C、气体压强:P(a)
D、当M=80时,(CH3COOH) 2和CH3CO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25、(13分)直接排放氮氧化物会形成酸雨、雾霾,催化还原法和氧化吸收法师常用的处理方法。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O2形成酸雨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NH3和CH4等气体除去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①NH3的电子式
②热稳定性 NH3 CH4(填“>”=“<”)
③已知:CH4(g)+2O2(g)=CO2(g)+2H20(l) △H1=akJ/mol; 欲计算反应
CH4(g)+4NO(g)=CO2(g)+2H20(l)+2N2(g)的焓变 △H2 则还需要查询某反应的焓变△H3,当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最简整数比时,△H3=bkJ/mol,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此计算出△H2= kJ/mol (用含a、b的式子表示)。
(3)利用氧化法除去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首先向氮氧化物中补充氧气,然后将混合气体通入石灰乳中,使之转化为硝酸钙。 已知某氮氧化物由NO和NO2组成,且n(NO):n(NO2)=1:3.
① 写出氧化吸收法出去氮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现有标况下的O233.6ml,理论上可以处理该氮氧化物______ml(标准状况下)。
www.170xue.com26、(13分)用芒硝(Na2SO4 °10H2O)制备纯碱、明矾铵[(NH4)2Al(SO4)2°12H2O]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1)溶液C中的溶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
(2)明矾铵的溶液呈_____性,明矾铵可用于净水,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Ⅰ中的反应温度不能超过4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Na2SO4稍过量的原因
(5)若将Al2(SO4)3加入到A中会产生大量的沉淀和气体,导致明矾铵的产量降低,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溶液E中的溶质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明矾铵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过程Ⅱ中得到明矾铵的系列实验操作是: 、 、过滤、洗涤、干燥。
27、(15分)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的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经检验完毕)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单后关闭K1、K2、K3 .
Ⅱ.打开活塞a,低价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当B中的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打开弹簧夹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Ⅵ,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1)过程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70%的硫酸支取SO2,反应速率比用98%的硫酸块,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Ⅳ中检验B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Cl2>Fe3+>SO2的是
(7)进行实验过程Ⅴ时,B中的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停止通气,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查阅资料:Fe2+(aq)+SO32-(aq) FeSO3(s)
提出假设:FeCl3和SO2的反应经历了中间产物FeSO3,溶液的红棕色是FeSO3(墨绿色)与FeCl3(黄色)的混合颜色。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正式该假设的成立:
相关分类
高考备考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