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考备考瑞安中学高三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瑞安中学高三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12-20 22:53:02  浏览次数:460次  栏目:高考备考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瑞安中学高三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http://www.170xue.com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1.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4分)

  12.理解文中两处划横线句子的含义。(4分)

  (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13.第③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4分)

  14.根据文意,请补写出第④段中父亲严厉批评“我”的话。(不超过40字)(3分)

  15.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5分)

www.170xue.com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阳羡人也。少孤贫,本居新安寿昌县,姓项氏,名猛奴。年十一,能反覆游水中数里,跳高五六尺,与群儿聚戏,众莫能及。义兴人周荟为寿昌浦口戍主,见而奇之,因召与语。文育对曰:“母老家贫,兄姊并长大,困于赋役。”荟哀之,乃随文育至家,就其母请文育养为己子,母遂与之。及荟秩满①,与文育还都,见于太子詹事周舍,请制名字,舍因为立名文育,字景德。命兄子弘让教之书计。弘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文育,文育不之省也,谓弘让曰:“谁能学此,取富贵但有大槊耳。”弘让壮之,教之骑射,文育大悦。

  司州刺史陈庆之与荟同郡,素相善,启荟为前军军主。庆之使荟将五百人往新蔡悬瓠②,慰劳白水蛮,蛮谋执荟以入魏,事觉,荟与文育拒之。时贼徒甚盛,一日之中战数十合,文育前锋陷阵,勇冠军中。荟于阵战死,文育驰取其尸,贼不敢逼。及夕,各引去。文育身被九创,创愈,辞请还葬,庆之壮其节,厚加赗③遗而遣之。葬讫,会庐安兴为南江督护,启文育同行。累征俚獠④,所在有功,除南海令。安兴死后,文育与杜僧明攻广州,为高祖所败,高祖赦之,语在《僧明传》。

  后监州王劢以文育为长流参军,深被委任。劢被代,文育欲与劢俱下,至大庾岭,诣卜者,卜者曰:“君北下不过作令长,南入则为公侯。”文育曰:“足钱便可,谁望公侯。”卜人又曰:“君须臾当暴得银至二千两,若不见信,以此为验。”其夕,宿逆旅,有贾人求与文育博,文育胜之,得银二千两。旦日辞劢,劢问其故,文育以告,劢乃遣之。高祖在高要闻其还也大喜遣人迎之厚加赏赐分麾下配焉。(选自《陈书》,有删节)

  【注】①秩满:官吏任期届满。②悬瓠(xuáhù):古城名。③ 赗(fèng):给送葬者助葬的物品。④俚獠:古代少数民族的名称。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荟哀之,乃随文育至家哀:同情

  B.素相善,启荟为前军军主善:赞许

  C.及夕,各引去引:退却

  D.劢问其故,文育以告故:缘故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兄姊并长大,困于赋役青,取之于蓝

  B.蛮谋执荟以入魏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南入则为公侯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文育以告,劢乃遣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文育本姓项,名叫猛奴,周荟见到他时认为他是个奇特的人,于是便向自己的母亲请求把他收为养子。后来,改姓周,名文育,学习骑射。

  B.弘让教周文育写字和算术,但周文育不以为然,认为博取功名只要有长矛就可以了。弘让听后大为赞赏,于是便教周文育骑马射箭。

  C.陈庆之派周荟慰劳白水蛮人,但蛮人却密谋活捉周荟送给魏,事情泄露后,周荟和周文育率兵抵抗。结果,周荟战死,周文育身上也多处受伤。

  D.王劢的职务被别人替代后,周文育想要和王劢一同北下,但走到大庾岭时听信了卜人的话而返回,受到高祖的热烈欢迎。

  19.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高 祖 在 高 要 闻 其 还 也 大 喜 遣 人 迎 之 厚 加 赏 赐分 麾 下 配 焉

  20.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弘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文育,文育不之省也。(4分)

  (2)君须臾当暴得银至二千两,若不见信,以此为验。(3分)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21~22题。(7分)

  舟中二首(其一)①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

  21.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3分)

  22.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三)完成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3.以上文字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孔子的“仁”“礼”之间的关系?(1分)

  24.依据上述话语,你认为孔子是怎样看待“仁”和“礼”的关系?请简要分析。(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睢园绿竹,_________;邺水朱华,_________。《滕王阁序》

  (3)廊腰缦回,_________;各抱地势,_________。《阿房宫赋》

  (4)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西厢记》

  (5)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______。《扬州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瑞安中学高三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相关分类

高考备考 推荐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