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考备考广西柳州高考语文二模统考试卷及答案

广西柳州高考语文二模统考试卷及答案

12-20 22:53:02  浏览次数:306次  栏目:高考备考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广西柳州高考语文二模统考试卷及答案,http://www.170xue.com

  佟国珑,字信侯,奉天人,隶汉军①籍。康熙三十年,由笔帖式②授山东文登知县。县俗愚悍,有劝治宜严峻者。国珑曰:“为政在诚心爱民,兴利除害,化导之而已,严峻非民之福也。”副将某以暱妓蚀饷,军大噪,夜半斩关出屯东郊。国珑闻变,单骑往谕曰:“吾与军民同疾苦,有冤当诉我,何妄动为?”众犹汹汹,国珑当炮立,曰:“吾不忍见尔曹族诛,请先试若炮。”众动色,曰:“公廉明,军何敢犯,然事已至此,奈何?”国珑力任保全。究其故,得实。缚妓抶之,众泣拜而散,副将寻被劾去。

  岁饥,奸民骚动,国珑历村墟,给赈抚谕,捕治凶渠,民赖以安。邑豪宋某以邻妇贷钱不偿息杀之。吏役得赂,皆为豪掩,又以千金贿国珑。国珑怒,覆验妇有重伤,鞫得其情,置豪于法。邑故濒海,副将林某缚商舶之泊岛屿者数千人,指为寇,国珑讯释之,别捕诛真盗四十余人。

  五十年,擢山西泽州知州。岁祲,发常平仓③以贷民,克期输还无爽。又减耗羡④,革陋规,省徭役,平物价,民情大悦。国珑尝以论事忤太原知府某,某嗾人诬揭之,坐罢任。州民鸣钟鼓罢市,欲诣阙。既而得白,留原任。时平阳民变,巡抚檄国珑以兵往,国珑曰:“是速之乱也。”单骑驰赴,民皆额手曰:“佟公至,吾属无虑矣!”乃安堵受抚。五十九年,以疾乞免。后以所属高平令亏帑,被逮,责偿万金,民感其惠,捐金投州库代偿其半云。

  【注释】①汉军:清旗籍的一种。凡汉人于明季降清者,依满洲兵制,编入汉军各旗。②笔帖式:清代于各衙署设置的低级文官,掌理翻译满汉章奏文书。③常平仓:官府为调节米价而设置的一种仓廪④耗羡:旧时官府征收钱粮时以弥补损耗为名,在正额之外另征的部分。

  8. 对下列句子中队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给赈抚谕,捕治凶渠 渠:首领,头目

  B.某嗾人诬揭之 嗾:唆使

  C.州民鸣钟鼓罢市,欲诣阙 诣:到,前往

  D. 既而得白,留原任。 白:报告

  9.以下各组句子,全都体现佟国珑体恤百姓的是:(  )

  ①为政在诚心爱民,兴利除害,化导之而已

  ②究其故,得实。缚妓抶之

  ③减耗羡,革陋规,省徭役,平物价

  ④国珑尝以论事忤太原知府某

  ⑤国珑曰:“是速之乱也。”单骑驰赴

  ⑥民感其惠,捐金投州库代偿其半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10.下了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佟国珑为官不尚严峻。他任文登县知县时,由于该县民风愚顽彪悍,曾有人劝告他要措施严厉,国珑则认为严厉峻急不是百姓之福。

  B. 佟国珑为官还清正严明。文登富豪宋某因借贷事杀害邻妇,还妄想贿赂国珑以图逍遥法外;国珑经调查发现了该富豪罪行,并依法处置。

  C. 佟国珑善于处理突发事件。任文登县知县时,他妥善平息了军人闹事;任泽州知州时,州民罢市闹事,他没有依上级命令发兵镇压,而是单骑前往安抚。

  D. 佟国珑受到百姓的爱戴。因所管辖的高平县县令亏损了公款,国珑遭逮捕,并被责成赔偿上万钱,百姓捐钱到州府库,替国珑偿还了一半。

www.170xue.com

  第Ⅱ卷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国珑当炮立,曰:“吾不忍见尔曹族诛,请先试若炮。”

  译文:

  ⑵岁祲,发常平仓以贷民,克期输还无爽。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其后的问题:(8分)

  暑旱苦热

  北宋·王令①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注】①王令(1032-1059),字逢原,广陵人,为人及才华深受王安石赏识,惜早逝。②“昆仑”及后文“蓬莱”,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⑴.找出本诗运用的两种主要表达技巧,并分别说明其表达效果。(4)

  ⑵.刘克庄在其《后村诗话·前集》中盛赞此诗“识度高远”。请你结合本诗内容,对刘克庄的这一说法作简要阐述。(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每句1分,共5分)

  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苏洵《六国论》)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⑵.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陆游《诉衷情》)

www.170xue.com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②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然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④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里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奶奶就起来主动扫院子,“刷拉——刷拉——”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候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

  ⑥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⑦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的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⑧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广西柳州高考语文二模统考试卷及答案

相关分类

高考备考 推荐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