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3:02 浏览次数:328次 栏目:高考备考
淄博市2012—20xx学年度高三模拟考试试题语 文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挟持/提携 坐禅/口头禅 畸形/掎角之势
B.桑梓/渣滓 倒闭/倒春寒 粘贴/信手拈来
C.箴言/甄别 卷轴/压轴戏 愀然/悄无声息
D.贬谪/蛰居 桂冠/冠心病 寒暄/喧宾夺主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般配 盘桓 拉家常 感同深受 B.厮打 浸渍 挡剑牌 礼尚往来
C.撮合 嗔怒 护身符 水乳jiao融 D.潦倒 蝉连 独角戏 金碧辉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2013年我省将开始“智慧山东”试点,大力推进“智慧城市”、“智慧城区”建设,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度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②“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用无悔的信念诠释忠诚、坚持、爱心,用实际行动
社会正能量,以人格力量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③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 人生的价值c
A.融合 传达 滋润 B.融合 传递 滋养 C.融和 传递 滋润 D.融和 传达 滋养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扩大“先看病后付费”、“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施行新修订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一系列新政的出台,真是大快人心。
B.“腹黑毒舌”、“你摊上事了”、伴舞抢镜哥……吐槽春晚的众多热门话题不绝如缕,“刷着微博看春晚,边看边吐槽”,渐成新潮流。
C.岳阳楼景区借助文化发展旅游,春节期间费尽心机推出了游客背《岳阳楼记》免费登岳阳楼的做法,赢得了普遍的叫好声。
D.各地积极响应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自觉抵制“舌尖上的浪费”,吃饭打包、杜绝剩饭的“光盘行动”在官民中蔚然成风。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斩获第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成为史上第一个执导3D电影而获得奥斯卡奖的导演。
B.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士借助微博参与公益活动,将微力量汇聚起来,有效解决和改变了众多的社会性问题和政策。
C.山东黄金男篮以历史最佳战绩夺得常规赛亚军,外援给力、球员成熟、教练沉稳三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D.郑哲敏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研究,在爆炸力学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我国首位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军工装备专家。
www.170xue.com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c
儒家“天人合一”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邵和平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它是人类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延续生存而开创的一个新的文明形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儒家“天人合一’’学说是其中的代表,它是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观念,也是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
儒家关于天的解说,是一种生命哲学,天的根本意义是“生’’,是万物和人类生命之源。正是在充分肯定天(自然界)生命价值意义的前提下,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讲求人与自然的融合统一,和谐共处,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彰显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儒家认为,在自然界,天、地、人、物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对峙的系统,而是不同差异的统一,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这个统一体中,各安其位,各遂其性,各得其所。儒家“天人合一’’学说,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要以自然界为“本”,不能把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虽然天地之间“人为贵”,但不能以此强调人类中心论,把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主宰自然界。人之所以为贵,贵就贵在人有社会性和主体性,有思虑忧患意识,而不是贵在对自然界实行为所欲为的任意宰割和索取。否则,将会受到自然规律和法则的惩罚。
要对自然界科学地开发利用,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可持续发展。儒家的“天人合一’’学说,并不是否定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而是在遵循自然界为生命之源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如荀子强调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要“适时”而“有节”,决不能违背自然界的生命规律,乱砍、乱伐、乱采,无节制地、掠夺性地开发利用。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环境保护国策,可持续发展,仍具有借鉴启迪的意义。
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闪烁着生态文明智慧的光芒。除儒家“天人合一”学说外,道家强调人们的行动、作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倡导“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佛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表现出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因此,一些西方生态学家认为生态伦理应该进行“东方转向’’。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巴黎,提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理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
蕴含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科学地开发利用自然,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实现可持续发展。(《湖北省文化研究会•论文精选》有删改)
6.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文化伦理形态。
B.生态文明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
C.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延续生存的文明形态,包含着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哲学问题。
D.生态文明是蕴含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协调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古文化形态。
7.对“天人合一”的理解与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人合一”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讲求人与自然的融合统一,仁爱之心是万物和人类生命的根源。
B.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和法则的惩罚。
C.人类只有遵循自然界的生命规律,适时、有节地开发利用自然界,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D.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弘扬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肯定“天”的生命价值意义的前提下彰显人文精神。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儒家“天人合一”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成就。
B.儒家认为,在自然界中,天、地、人、物各安其位、各得其所,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有着密切的联系。
C.西方生态学家奈斯认为,生态伦理应该进行“东方转向”,从孔子那里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重建生态智慧。
D.科学发展观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科学开发利用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南。
www.170xue.com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靖,京兆三原人也。隋大业末,为马邑郡丞。会高祖为太原留守,靖观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诣江都。至长安,道塞不能而止。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太宗亦加救靖,高祖遂舍之。
,2017山东淄博高考语文二模试卷相关分类
高考备考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