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考备考浙江宁波高三下册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浙江宁波高三下册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12-20 22:53:02  浏览次数:661次  栏目:高考备考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浙江宁波高三下册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http://www.170xue.com

  2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7分)

  (1) 如此者,非可以春秋之治治之也明矣。(3分)

  (2) 则安得不遂为战国而致谋臣策士于千里之外哉!(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奉使行高邮①道中(之一)

  党怀英②(金)

  野云来无际,风樯岸转迷。

  潮吞淮泽小,云抱楚天低。

  蹚跲③船鸣浪,联翩路牵泥。

  林鸟亦惊起,夜半傍人啼。

  【注】①高邮:今属江苏,南宋时为淮南东路高邮军治所,隔楚州与金朝的山东东路、山东西路相望。②党怀英:金代文学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③蹚跲:拟声词,船行进过程中发出的声音。

  21.据《归潜志》卷八记载,党怀英曾向赵秉文传授诗法说:“律诗最难工,须要工巧周圆。”首联

  与尾联,两词遥相呼应,形成首尾圆合的严谨格局,体现了作者在结构上的匠心独运。(2分)

  22.简析颔联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情感。(5分)

www.170xue.com

  25.(1)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2)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

  (3) 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4) 水光接天凌万顷之茫然

  (5) 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

  26.作文(略)

  【译文】

  我阅读了《战国策》就知道刘子政浅薄无知。春秋之后就是战国,已经是战国了,就自然有战国时期的治道谋略。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其道理必然如此。像这样,不能用春秋时期治理国家的措施和办法来治理战国时期的政治,是很显然的呀。何况夏禹、商汤、周用文王武干更古的时代呢!

  齐桓公、晋文公等五个诸侯先后称霸,是春秋时期的事。五霸为什么唯独在春秋时期强盛呢?因为当时周王室已经衰弱,天子不能掌握政治军事大权,来指挥诸侯各国,所以诸侯当中有不服从王室命令的国家,诸侯当中的大小首领方伯、连帅,就率领诸侯当中的其他国家去讨伐他,„起尊奉周天子,使诸侯同盟协调一致,然后天下的形势又趋于联合统一。这好比父母患病在床,不能做事,儿女辈互相争斗,没有谁能够禁止,这时其中有一个贤能的儿子白告奋勇担任家庭的主持者,于是代行父母的权力。因此他在名义上是其他人的兄弟,但实际上却像他们的父母一一样。虽然似乎侵夺了父母的权力,但实际上,父母依靠他得到了安宁,兄弟依靠他而能够和睦,左右僮仆等人依靠他能各安其位,各执其事,因此他对这个家庭的功劳很大啊。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就是第一个承担这种事的人。从此,五霸一个接一个地兴起,互相接替着称霸,拱卫辅佐周王室,率领诸侯作周王朝的屏障。如俗话所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周王朝仍能延续到二百四十年,这都是管仲的功劳,五霸的业绩啊。诸侯当中又有不能像春秋五霸那样建立霸业的,于是就一心想吞并用室,统一天下,如战国时齐宣王想要做的那样。晋国的卿大夫把晋国分为赵、韩、魏三国,吕氏的齐国也被田氏所取代,诸侯中也没有谁能纠正这种事情。那么怎能不演变为战国的局面,而纷纷在千里之外招纳有谋略的臣和有计策的士人呢!其发展趋势是不到全国统一时,一定不会终止。刘子政处于西汉末期,痛感王室即将毁灭,只晓得羡慕禹、汤、文、武往古的盛世,而不懂得战国的时宜,他的见解本来就已经乖僻。那鲍彪、吴师道两人生于宋末和元末,胸中充满着儒家教条,两耳听到的都是仁义之道,他们对《战国策》的褒贬,不值得一提。而曾子固倒是很自负,声称自己的文章都是本于儒家《六经》,反而讥刺刘向被流俗的见解所迷惑,不能坚持自己尊王贱霸的观点,邪说应当纠正,他也不知道《六经》为何物,而只会窃取《春秋》褒“王道”、贬“霸道”的滥条来衡量世人,那么拿他跟鲍彪和吴师道相比,也就没有什么差别。

上一页  [1] [2] [3] 

,浙江宁波高三下册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相关分类

高考备考 推荐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