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8:55 浏览次数:952次 栏目:高考备考
③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几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④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悬殊。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达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③了。
⑤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春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六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决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了细雨濛濛。
⑥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
14、文章围绕“听雨”展开,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请梳理出来。(6分)
15、第③段中“我”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而第⑤段中却说“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16、第③段中引用了许多古诗文,其作用是什么?(6分)
17、从文中来看,“听雨”可以折射出不同的人生境界,文中写到了哪些人生境界?请概括出来。(6分)
六、(15分)
18、阅读下列一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李某,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自小父母就对其娇生惯养,以至于李某自私狭隘,蛮横粗暴。从小学到中学,同学都“惹不起”他,对他避而远之。高三时,李某因上网逃课,被班主任唐老师发现后,批评了一顿。李某竟怀恨在心,在晚自习时,掏出尖刀,在众目睽睽之下刺向没有防备的唐老师,唐老师因抢救无效身亡。据悉,到目前为止,这样的案件在全国已发生4起。
日前,××法院已对此案做出判决,判处19岁的李某死刑。
类似事件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许多家报纸都纷纷进行专题报道。但不同的报纸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报道的重点和倾向是不同的。请试着为下面两家报纸各拟一个标题,力求体现各自的报道倾向。(不超过20字)
《中国教育报》:
《中国法制报》:
19、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4 分)
中国律师团首席律师刘洋表示,对巴黎大审法院驳回欧洲保护中华艺术联合会19日提出的要求制止佳士得拍卖行25日举行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兔首铜像拍卖活动的诉讼请求的结果不感到意外。
答:
20、仿照示例扩写,要求意蕴丰厚,有文采。(5分)
[例] 栏。
倚栏。
倚栏远眺。
倚栏远眺,烟波江上使人愁。
月。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海拔4000多米人迹罕至的地方,生长着一种花,名叫普雅花,花期只有两个月,花开之时极为绚丽。然而,谁能想到,为了两个月的花期,它竟然等了100年。100年中,它只是静静地伫立在高原上,栉风沐雨,用叶子采集太阳的光辉,用根汲取大地的养料……就这样默默等待着,等待着100年后生命绽放时的惊天一刻,等待着攀登者身心俱疲时的眼睛一亮。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www.170xue.com
参考答案
8、【试题答案】B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试题解析】D项的“款”在中学文言文中是个不常见的多义词,命题者可能是想考学生的在语境中理解和推断词语的意思,考有些学生好犯以今律古的毛病。“款”的意项有“诚恳、器物上刻的字和书画信件头尾上的名字式样、法规条文里分的项目、经费、敲打、至、留、缓慢”等义项,本题考查 “款”的本义“诚心、真诚、诚恳”义。由于语境不难,大多数学生还是能推断出该词的意思的。
9、【试题答案】B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试题解析】解答此题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中限定筛选范围短语(“全部”),明确筛选的方向,再确定筛选的信息点是“惠民业绩”。然后推敲个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要求相符合。其中②是其“巡境内,观得失”的调研活动,与“惠民”无关。③句式说为官者的要求和对下级官员的批评,属于“惠民语言”不属于“惠民业绩” ⑤是说他“清素”的性格。
10、【试题答案】A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试题解析】此题四个选项分别概括原文语段的某个要点,考试需对照选项与原文,概括分析比较,找出概括不准确的的地方得出答案。此类试题常错在个别词句的理解上。A项中“教自己”,不准确。原文是太祖多方请儒生教贺兰祥学习诗书经传等在内的典籍。
11、(1)、周太祖刚入关时,贺兰祥与晋公护都在晋阳,后来(周太祖)才派遣使者接他们到身边来。
(2)、到这次重新往来,老百姓因他的到来而感到安心。
(3)、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试题解析】(1)、关键字:“初”刚刚之意;“致”送达之意;
(2)、关键字:“是”代词,此次;“安“意动词,感到心安;
(3)、关键字:“通好”是互通友好之意;“行李”指使者。
【参考译文】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相关分类
高考备考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