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8:55 浏览次数:799次 栏目:高考备考
参考译文:李公名宪卿,字廉甫。世代居住在苏州昆山的罗巷村,以务农谋生,到他的父亲时开始入住县城。山阴萧御史鸣凤认为他的外表奇特,就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显达,我闲常时看过他写的文章了。”李公被选任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多次升职担任了郎中。他属下的官吏,没有不感念他的恩德的。江南的土地情况相差不大,可是税收差别悬殊。巡抚傅都御史商量对这些田地收相同的税收。李公当时在粮储道任职,制定法规摊派税收适中,最是简便易行。
他升任山东按察司副使,担任临清兵备。在这之前,敌人逼近京城,并多次扬言要从井陉口进兵掠夺临清。临清连结漕运通道,是商贾聚集的地方,人们惊惧恐慌,李公对此很镇定。有人因为李公任地动荡,想给他调动。李公说:“哪里要紧张到这种地步?”他在其管辖的边境上驻扎了几万军队,调遣安排得法,敌人最终也没有到来。师尚诏在河南造反,进攻到五河,军队失败溃散,他只跟几个骑兵逃到莘县,李公抓住了他。在任三年,商民称赞他政令简便不苛刻。瓯宁李尚书从吏部被罢职还乡,经过的地方官员很是怠慢。李公却以礼迎送,倍加热情。李尚书很高兴,赞叹说:“李君不像常人薄情,我通过这件事因此了解他的为人。”景王的封地在汉水以东,还没有到封地,皇帝就下诏在德安建造王府,李公督察那里的工役。又因为水灾上奏,请求朝廷减免租税,借放钱粮。他亲自在鄂渚云梦之间巡查,安抚当地的人民。
李公做官二十多年,不曾有一天住在家中。在山东捕拿盗贼,在湖广营建修造,在东南平定倭寇,多次获得丰厚的赏赐。提拔他担任负责采运的提督,圣旨是从内廷下达的,因为这是皇上自己挑选的。李公对母亲非常孝顺细心。每次出外巡行,每天派人问安。回来后,总是在堂下拜见。母亲吃素食,李公多次跪请她吃些荤食,母亲没有办法,为此吃些美味的食品。
在江陵任职,有一个他下属的官吏迟到。李公问他原因,他说:“正在集市中吃饭,又没有马骑,(所以迟到)。”按照惯例,衙门下属的官吏由公家供给口粮和马匹,荆州府改变了这样的惯例。李公就说:“他是个年轻人,想要出名罢了。”最终也没有查问。担任官职,廉洁不苛刻。他负责采购的银两不下几百万,开始堆积在公堂中,李公完全不让这些银钱搬进院子,只保存在荆州府中。招募人商量事务,奖赏总是超过他们的辛劳,人们都很感激他。所以总管这项事务三年,即使身处边远地区,老百姓也不受惊扰。人们认为这样做很难。
我跟李公年轻时相互熟悉,他的儿子来请我撰写他的生平。就依据他们家能得到的遗留下来的文字,参照自己的见闻,略加编排定稿,呈送给史馆。我恭敬地写下这篇行状。
www.170xue.com8.上片从人间写到天上,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织女被千重关锁阻隔,只有在浩渺星河中划着木筏,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借感叹牛郎织女离愁之浓重,来抒发自己与之同病相怜的浓重的离愁。也有对牛郎织女因阻隔极深不得团聚的深切同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情感的把握。这首词由人间写起,先言个人所见所感,再继而写天上神话世界。牵牛、织女正是人间别离男女的化身,对他们不幸遭遇的叹恨,正是对人间离愁别情的叹恨。通篇以牛郎织女的传说为寄托,境界奇丽,写透了青年男女的离愁别恨。可结合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来理解。
9.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如“草际鸣蛩,惊落梧桐”句,寒蛩哀鸣,梧桐叶落,借这凄凉之景,奠定了感伤的基调。又如,借描写天上牛郎、织女分离之景,抒发自己的离愁。②一语双关。上下片的后三句都语意双关。上片三句表面写天上的分别,实则写人间有情男女的离别。下片三句表面写天气阴晴变化,实则写人的悲喜交集,由喜而悲。构思新颖别致。③语句叠用/反复。上片,叠用三个“浮槎”,写有情人划着木筏,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将离别的幽怨表现的淋漓尽致。下片,叠用三个“霎儿”,写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大概牛郎织女还在分离吧。将离别的幽怨表现的淋漓尽致。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作答时,应先点明表达技巧,然后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的这种技巧,最后指出此技巧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可从抒情方式、修辞手法等角度考虑。
10.(1)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2)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3)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11.(1)A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鉴赏文学作品艺术技巧的能力。A项,只提及但未描写江南雪,“营造一个绵渺、诗意的审美图景”有误;C项,作者已经回到了故乡,“冬夜客居异乡”有误。
(2)①承上启下。紧呈上文固守家乡的单调,引出离乡寻梦的迷失,为下文的回乡作铺垫;②对比。这里写到中原大地的麦子与高粱,与江南的雪与棉花形成对比,分别象征物质与精神,一滋养生命,一温暖灵魂,引发作者的深刻思考。
(3)写棉花是写奶奶,奶奶的一生与棉花融为一体,“雪白的棉花飘落在奶奶的发丝上,染白了奶奶的青丝,奶奶就一直这样剥棉花,直到满头白发,双手失去了知觉”;写雪也是写奶奶,“大朵大朵的雪花,覆盖在奶奶的坟头,那是棉花的精魂,在恒久地追忆着奶奶”,那是最本真最纯洁的灵魂。是奶奶把棉花和雪花勾连起来,把寒冷与温情爱心勾连起来,也把现实和梦想追求勾连起来。
(4)文中作者虽背着行囊,离开了江南,但“奔波的日子,我夜夜拥抱温暖的棉被”,因为那是爱的寄托,是寻梦者的精神滋养。现实中很多人在外漂泊多年,最终却要叶落归根,说明了,①爱,在故乡。家乡有自己的亲人,有自己魂牵梦萦的往事和精神寄托;②寻梦,有时要背井离乡;③远离产生思念,异乡人的心中弥散着浓厚的皈依情结;④故乡是外出寻梦者的力量源泉,回乡可能使人获得精神滋养。
12.(1)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A、B不给分。
解析:C项,不是“平静地对待”,而是“乐观地对待”;A项,“每次都座无虚席”属于无中生有;B项,因果关系不当,不是因为拖稿而写剧本的机会越来越少,而是因为史航“编写的电视剧有太多话不能说”。
(2)表层理解:第一句的意思是:有人了解我,我就不怨恨别人对我的不理解了;第二句的意思是:有人还能想起我,我就不理会他人将我忘记了。深层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知音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能得到真正的知音。
(3)史航是一个纯真、正直、爽快的人。富有责任感,敢于讲真话,即使是得不到多数人的认可,也能乐观对待。作者对主人公的描写,既有直接描写,也有侧面描写,像他的哥哥惊讶的语言,如编辑的电话寻找,还有儿童剧的合作者坐镇催写剧本等情节,都是使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来塑造主人公形象的。
(4)①做事要懂得灵活应变,不要死板,不要钻牛角尖;②要勇于说真话,说出自己的想法;③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乐观的面对、持之以恒的坚持;④要有自信心,要敢于坚持自我,即使不被别人认可。
13.B
解析:A项,“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吸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不合语境。B项,看见人要掉进陷阱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C项,指男女小时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烂漫,没有猜疑。D项,“良莠不齐”指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14.B
解析:A项,成分残缺,“改善”缺少宾语,在“细腻”后面加“的状况”;C项,两面对一面,可将前半句中的“是否”“能否”删掉;D项,“这方面”,到底是“搜集史料”呢,还是“鉴定和运用史料”,指代不明确。
www.170xue.com15.B
解析:⑥是领起句,⑤②是对⑥的阐释,④紧承②,通过转折,从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引出③,即“重要目标”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目标任务,最后①是“发展文化产业”措施的小结。
16.示例:(1)您好,我是树人中学文学社的小张,想请刘老师去给我们文学社作一次写作讲座,这是请柬,请您转交给他,好吗?谢谢。
(2)爸爸,今天树人中学文学社的小张来过了,想请您去给文学社作一次写作讲座,这是文学社给您的请柬。
解析:本题从语体色彩转换的角度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场合、对象的改变,注意人称的变化、人物的身份等。
17.参考示例:春天倘若没有鲜花,就像高山没有流水,少了灵性、涵养,只会给人一种庸俗的感觉;秋天倘若没有果实,就像小溪没有归宿,少了悬念、结局,只会给人一种苍白的感觉;人生倘若没有坎坷,就像小说没有情节,少了波折、看点,只会给人一种平淡的感觉。
,2017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新课标版)tag: 高考语文 高考备考,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考备考
相关分类
高考备考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