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2:45 浏览次数:827次 栏目:高二物理辅导
考纲要求
主题 | 内容和要求 | 名师点睛 |
静电现象 | 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静电现象的解释Ⅰ | 认识三种起电方式 |
生活中的静电
日常生活中的人体静电现象是大家所熟知的。例如,在干燥的室内,当我们经过地毯去开门时,往往会听到“啪”的一声响,同时会感到手指尖有电击的感觉;在黑暗中脱化纤衣服时,不仅会听到“啪啪”声,同时会看到闪烁的火花。这些都是因为人体静电放电而产生的现象。
场是除实物以外物质存在的另一种形式,鉴于场的概念比较抽象,通过与生活中重力场对比的方法,更好理解电场这新概念。在重力场中,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重力做功与高度差成正比,与路径无关。高度与零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即具有相对性,而高度差却与零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这些规律在电场中有共性。
电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客观存在。如何用物理学的观点去描述电场这一特殊物质呢?本章将引导你从认识简单的点电荷的电场、匀强电场开始,初步建立电场强度、电势差、电势、电势能的概念,学会运用理想模型探究复杂问题的科学方法。
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带电: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明它带了电。
3.物体带电:有 吸引 轻小物体的性质.
4.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 。
5.使物体起电的方法有摩擦 起电、 接触 起电、 感应 起电等,物体起电的实质都是电荷的 转移 .
二、起电方法归纳
1.摩擦起电: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电子从对外层电子束缚较弱的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于是原来呈电中性的两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上了正电,得到电子的带上了负电。
2.接触起电:带电的导体和不带电的导体接触后分开,电荷会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导体上,使它也带上电。相同金属球接触,电荷先中和,再等分(等量)。
3.感应起电:带电体靠近电中性的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吸引和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会重新分布,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电性相反的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电性相同电荷。导体两端的感应电荷是等量异种的。
tag: 知识点 高二物理辅导,高二物理辅导资料,高二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物理 - 高二物理辅导
相关分类
高二物理辅导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