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语文高二文言文六国论导学案(二)

六国论导学案(二)

12-20 22:59:14  浏览次数:609次  栏目:高二文言文

标签:高二文言文大全,高二学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六国论导学案(二),http://www.170xue.com

  3.兼词。

  ①相当于“于之”、“于此”。可译为“在这(那)里”“对他(它)”“向他(它)”。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译作“从这里”。由于强调了“不复出”的具体地方是“绝境”,所以要翻译成兼词)(《桃花源记》)\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强调了“死”是由于“周公之被逮”这件具体事情。)

  ②相当于“于何”,可译为“在哪里,往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4.助词。

  ①句末表陈述,一般不翻译。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句末表反诘语气。可译为“呢”。如: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③句中表示舒缓、提顿,相当于“也”。如:于是焉河伯欣欣然自喜。(《秋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5.形容词、副词词尾。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地”。如: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www.170xue.com

  参考答案:

  一、指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 通“曝”,冒着  (2) 通“倘”,倘若

  (3)通“餍”,满足  (4)通“勿”,不要

  二、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

  (1)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

  (2)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3)古义:到……结局今义:连词

  (4)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5)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人物的事情

  (6)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

  (7)古义:不去行刺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三、指出活用词并解释

  (1)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从道理上说

  (2) 名词作动词。礼待/坚持正义

  (3) 形容词作动词。保全/坚持到最终

  ⑷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四、解释加点的词语

  1.灭亡;一律,一概  2.完好  3.他的,他们的  4.满足

  5. 本来;应该  6.天数,命运;道理  7.结交,讨好

  8. 招致  9.两次;打退  10.及,到  11.将要12.越,更加  13.如果;跟随

  五、一词多义

  (一)实词


  (1)名词,兵器、武器;名词,军队 ;名词,战争  (2)动词,冒着;形容词,凶暴,残酷的

  (3)动词,侍奉;名词,事情   (4)动词,像,好像;副词,仍然,还

  (5)副词,终于;动词,坚持到最终   (6)名词,起初;副词,才

  (7)副词,假使,如果;动词,朝着,对着   (8);动词,获得;动词,适合,得当;动词,获得

  (二)虚词

  1.以(1)介词,因为(2)介词,除了(3)连词,才、就(4)介词,拿(5)介词,因为(6)介词,用(7)介词,拿、用(8)介词,凭借(9)介词,用(10)相当于“而”,表顺承

  2、而(1) 连词,表因果。(2) 连词,表修饰。 (3) 连词,表转折。(4) 连词,表并列。(5) 连词,表承接。

  3、之(1) 助词,的。(2)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 定语后置的标志。 (4) 代词。

  4.与(1)动词,结交(2)连词,和

  六、判断特殊句式类型

  ⑴判断句  ⑵被动句  ⑶状语后置  ⑷省略句

  七、课外文段拓展

  11.A

  12.B

  13.B(暴为显露)14.C

上一页  [1] [2] 

,六国论导学案(二)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