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初中学习初三学习初三语文初三阅读人教版初三语文上短文两篇知识点解析

人教版初三语文上短文两篇知识点解析

05-10 11:54:01  浏览次数:942次  栏目:初三阅读

标签:九年级阅读答案,http://www.170xue.com 人教版初三语文上短文两篇知识点解析,http://www.170xue.com

  人教版九年级上《短文两篇》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一)整体感知


  《谈读书》这篇随笔,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既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又阐述了读书的方法,还告诉大家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的道理。本文写法也不同一般,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对世人进行谆谆告诫。

  《不求甚解》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文章全面解释了陶渊明的原话,揭示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在批驳的过程中顺理成章地阐述了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面主张。

  (二)学法引导

  1.《谈读书》文中有不少文言词句,借助诵读,扫除文字障碍,并摘录文中的名言警句,学会运用。

  2.《不求甚解》是一篇采用驳论手法的杂文,可以通过编列课文结构提纲的方法,体会作者在批驳中阐明自己观点的思路,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3.由于两篇短文思想内容上都是谈读书的,写法上一是立论,一是驳论,学习时,可以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辨明二者异同,以加深理解。

  (三)审美鉴赏

  语言精辟,层次清晰

  《谈读书》一文,篇幅虽短,却警句迭出,精彩语段纷呈,给读者以深刻的启发,并受到心灵深处的陶冶。文章围绕读书的益处这一中心话题,从谈读书的益处、谈读书的方法、谈“学问改变气质”三个层面展开论述。论述时,重在发表观点,而轻论说的周密性。如本文开头即以高度概括的格言式语句点题:“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至于如何怡情,如何博彩,如何长才,并不进一步加以解释。真正是要言不繁,点到即止,以一当十。

  (四)重难点突破

  1.《不求甚解》这篇文章是如何为陶渊明所说的“不求甚解”正义的?

  【析】此道思考题意在启发学生读书要善于从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同时培养综合概括能力。本文作者着力对后人断章取义、没有真正明白陶渊明所说的意思的情况进行平反纠正。

  【参考答案】本文全面解释了陶渊明的原话,揭示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并在批驳的过程中阐述了读书的要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主张。

  2.《谈读书》这篇随笔,为了说明读书的重要性,作者运用了多种方法,试简述这篇文章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对于表达又有怎样的意义?

  【析】此题注重从文章形式方面考查学生对培根随笔风格的了解。培根的随笔平易流畅、笔法灵话,语言警辟,对英国以至世界影响都很大。

  【参考答案】

  本文在写作方法上具备的特点及表达效果如下:

  (1)运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2)运用排比说理,使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豁,读起来富于气势,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3)运用对比说理,通过从正面和反面对比论说,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

  3.为什么有不少人批评“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你是如何理解“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的?

  【析】这道思考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较全面的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正确认识并运用“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

  【参考答案】

  第一问:由于我国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对人们的思想影响既广又深。儒家对待读书,讲究严谨、精细,正如宋代儒学大家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所说:“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而渐进焉。”而代表道家读书方法的陶渊明的观点--“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自然就成了儒家批评的目标了。

  第二问:略。

,人教版初三语文上短文两篇知识点解析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