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1:02 浏览次数:614次 栏目:初三作文
《论语》是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的语录。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后来就成了《论语》。
在一般人的眼里,孔夫子老先生是非常庄严肃穆的,是很儒雅的。印象中,他脱口而出的便是箴言,说话从来都是不苟言笑,严谨精炼的。但是,自从去听了市图书馆组织的一次国学讲座,在厦大黄少坚教授的绘绘声中,我重新认识了孔子,重新认识了《论语》。
虽然我们尊称孔子为大圣人,但是这样的孔子毕竟离我们很遥远。老师让我们去品读论语,做读书笔记,无非就是想让我们懂得里面讲的一些道理,“仁”、“礼”、“义”,是论语这部书的精髓。它太高深。几千年的距离,我们只能浅尝论语,只能遥望孔子。在这样的年代里,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怎样的孔子?
在《于丹论语心得》序中,易中天说我们需要一个灰色的孔子,一个能够适应当下的孔子。没错,论语中的孔子太遥远,我们无法将他看得真切。我们只能凝望他的外表。孔子是怎样的人,我们已经思维定向了。而黄少坚教授说,孔子是会骂人的。
在论语中有这样一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乍一听普普通通,可是它有点骂人的味道,大概是气话把,被那个无知淘气的小丫头气了,也可以说这样的话的。
孔子也是人。他可以骂人,可以生气。只是他留给我们的,是教我们如何待人接物,
教我们如何完善自己。因为一部论语,我们将他框在了伟大的束缚里,实际上,孔子更应该是鲜活的,可爱的。没有色彩,只有温度。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有讲到这样的一段话:“《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生活中的我们,被种种烦恼束缚,压力是我们愁眉苦脸的根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作为中学生,我们时常感叹,作业多,考试多,压力多。可以称得上是许三多了。而在孔夫子的眼里,学习却并不是一件难过的事情。学过知识后时常温习,在读过的旧的知识当中,也可以体会到新的快乐。孔子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面对事情的心态。不光光在学习的领域中这样,其他方面也一样受益匪浅。
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也许我们需要的,只是驻留。驻留在原地,我们有时间来欣赏之前所忽略的一切,美好,快乐;驻留在原地,我们有时间来思考面对前面的路,我们应该怎样抉择。论语里面通过一句句精炼短小的警句,为我们讲述如何为心灵解脱,抛掉一切烦恼,去迎接新的快乐。
可爱的孔子被他的弟子所爱着,被我们所敬仰着。虽然灰色的孔子没有颜色,只有温度。但是他的孜孜教诲句句箴言,是这几千年画卷里最深邃的色彩。
相关分类
初三作文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