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初中学习初一学习七年级语文初一阅读伟大的悲剧同步练习及答案(六)

伟大的悲剧同步练习及答案(六)

12-20 22:51:02  浏览次数:575次  栏目:初一阅读

标签:七年级阅读大全,http://www.170xue.com 伟大的悲剧同步练习及答案(六),http://www.170xue.com

伟大的悲剧同步练习及答案(六)

  【积累·感知】

  一.给加粗字注音

  出来___  无___  战___  行___

  负___   佩___  鲁___  告___

  二.形似字注音组词

  姗(  )___ 载(  )___ 凌(  )___ 眶(  )___

  珊(  )___ 栽(  )___ 陵(  )___ 筐(  )___

  删(  )___ 裁(  )___ 绫(  )___ 诓(  )___

  跚(  )___ 哉(  )___ 菱(  )___ 框(  )___

  三.成语填空

  坚持不(  )  不可思(  )  风(  )露宿  精疲力(  )

  毛骨(  )然  (  )武扬威  寸步之(  )  海市(  )楼

  四.课文内容填空

  1.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  )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百万个月计,(  )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  )显得太晚太晚了。

  2.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  )到了第二天,(  )吃掉一天的口粮外,(  )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

  3.因为(  )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  )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体现出人类哪些优秀品质?试从课文中找出实例。

  2.茨威格为什么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热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写这悲壮的一幕?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找出答案。

  3.在文章中,作者表达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请你说一说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www.170xue.com

  【体验·探究】

  六.课内语段阅读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一句中“这”指代__________;

  “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一句中“这一事业”指代_________。

  2.文中“癫狂”“夺眶而出”“毛骨悚然”“耀武扬威”等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3.“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作者的观点,还是斯科特的观点?为什么?

  4.既然知道阿蒙森先到达了极点,斯科特一行为什么还要闷闷不乐地继续他们的路?

  5.“斯科特接受了这个任务,他要忠实地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境界?

  6.归纳本段大意。

www.170xue.com

  七.运用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说说探险者为什么选在1月进行南极活动,而不是7月?

  【实践·拓展】

  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英雄

  前不久,在“古巴导弹危机”40周年纪念大会上,一位苏联老兵讲述了一段40年来一直不为外人所知的惊人内幕。

  1962年10月27日,苏联B-59号潜艇正在古巴海域潜航。突然,海面上的美国“比勒”号驱逐舰向潜艇投下了一连串的深水zha弹。美国人的意图很明显:潜艇要么浮出水面,要么葬身海底。但美国人显然没意识到,受他们攻击的这艘苏联潜艇,和另外3艘在古巴海域游弋的苏联潜艇一样,都装载着带有核弹头的鱼雷。

  深水zha弹在B-59号潜艇附近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猛烈地冲击着潜艇,潜艇上乱作一团,潜艇员被巨大的爆炸声震得头痛欲裂,潜艇内的氧气几乎消耗殆尽,有的人已经昏迷不醒。慌乱中的苏联水兵认为战争已经开始了,马上要求发射潜艇上的鱼雷还击。根据当时的授权,发射核鱼雷需要经艇上3名军官的同意。而当时的情形是,其中两个已经同意,只等第三人一点头或举手,带给苏联、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将是毁灭性的灾难--全面核战争。

  但那个名叫阿尔希波夫的苏联军官,关键时刻头脑十分清醒,正确地行使了属于自己的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权利,他对发射核鱼雷的提议大声说:“不!”40年后的今天,出席“古巴导弹危机”纪念大会的美国国家档案馆馆长表示,当时美苏之间冲突的激烈程度已超过任何人的想象,核战随时都可能因一点小小的军事冲突而一触即发……阿尔希波夫可能不知道,他简单的一个“不”字,在不经意间挽救了他的国家和整个世界。

  英雄,用自己的方式对战争说“不”的英雄,默默无闻了40年!

  也许你会认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既然敌人公然挑衅,“战争已经开始”,阿尔希波夫当时除了赞同发射核鱼雷外,应该已别无选择。但他选择了说“不”,其所作所为不但有损军人形象,更无异于向敌人弃械投降,这样的人又怎能算是英雄呢?罗曼·罗兰曾这样定义英雄:所谓英雄,就是做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阿尔希波夫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他作为一名苏联潜艇军官,身份卑微、权利有限,在一般情况下,他绝无可能,也无任何能力和机会去阻止一场核战争的爆发,属于他的仅仅是--在十分紧急的关头,他有三分之一的权利否决或同意自己所在的潜艇向对手发射鱼雷,按照当时的授权,他能做到的只有这么多。实际上,他真正做到的也就这么多,却成功地避免了一触即发的核大战。我承认他不是身份显赫的人物,但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其实,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关键时刻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符合人类社会利益的事。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这样的英雄!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个英雄可能就是你!

www.170xue.com

  1.给加粗字注音

  游___  尽___  潜___  显___

  2.解释下列词语

  ①一触即发:

  ②挑衅:

  3.作者为什么认为阿尔希波夫是英雄?

  4.为什么说阿尔希波夫在关键时刻做了自己所力所能及、符合人类社会利益的事?

  5.你会怎样评价阿尔希波夫?

  6.请收集一些关于“英雄”的说法,在班上和同学交流。

  7.读完全文,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请以《评说英雄》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参考答案

[1] [2]  下一页

,伟大的悲剧同步练习及答案(六)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