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34:46 浏览次数:410次 栏目:工作方案
师范学校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学校突发群体性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校园内外涉及师生的各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请愿以及集体罢餐、罢课、上访、聚众闹事等群体性事件;各种非法传教活动、政治活动;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师生非正常死亡、失踪等可能会引发影响校园和社会稳定的事件等。
二、工作原则
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学校成立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校应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工作,形成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重大事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置果断,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预防为主,及时控制。立足于防范,抓早、抓小,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查调处工作,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层次研判,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要把突发群体性事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造成社会秩序失控和混乱。
系统联动,群防群控。发生突发群体性事件后,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要立即深入第一线,掌握情况,开展工作,控制局面。形成各级各部门系统联动,群防群控的处置工作格局。
区分性质,依法处置。在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过程中,要坚持从保护学生的角度出发,按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分不可结”的工作原则,及时化解矛盾,防止事态扩大,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做到合情合理,依法办事,全力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加强保障,重在建设。从法规上、制度上、组织上、物质上全面加强保障措施。在领导精力、经费保障和力量部署等方面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增强工作实力,提高工作效率。
www.170xue.com三、突发群体性事件的级别划定
按照事件的紧迫程度、形成的规模、行为方式和激烈程度、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可能蔓延发展的趋势等由高到低分为:特别重大事件(一级)、重大事件(二级)、较大事件(三级)、一般事件(四级)。
特别重大事件;聚集事件失控,并未经批准走出校门进行大规模游行、集会、绝食、静坐、请愿以及实施打、砸、抢等,引发连锁反应,已形成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以及视情节作为本级别的事件。
重大事件;聚集事件失控,校园网上出现大面积的串联、煽动和蛊惑信息,校内聚集规模膨胀并出现多校串联聚集趋势;校内出现未经批准的大规模游行、集会、静坐、请愿等行为,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受到严重瘫痪;以及视情节需要作为本级事件对待的事件。
较大事件:单个突发事件引发连锁反应,校园内出现各种横幅、标语、大小字报,有关事件的讨论已经攀升为校园网论坛十大热点问题之一,引发在校内局部聚集,一次或累计聚集人数不足100人,但已经形成影响和干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的群体性事端;以及视情节需要作为本级别事件对待的事件。
一般事件:事件处于单个事件状态,可能出现连锁反应并引起聚集,群体性事端呈萌芽状态。单个性突发事件已经引起师生广泛关注,师生中出现少数过激的言论和行为,校园内或校园网上出现大小字报,呈现可能会影响校园稳定的苗头性信息;以及视情节需要作为本级别事件对待的事件。
要根据事件的发展趋势动态调整事件级别,以不断调整应急措施和方案,加大应急处置力度,提高应急处置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
四、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学校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学生科科长担任。成员由有关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生科,日常工作由学生科承担。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为:统一决策、组织、指挥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响应行动;研究确定事件性质、类型和级别,确定与其他类特定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联系,下达应急处置任务;决定必要时成立处理重大突发群体性事件工作组,及时现场指挥、开展调查工作等事项;决定信息报送上级有关部门的标准、内容以及请求上级部门指示援助等事项;决定对外公布、公开的口径及发布时间方式等,并报送主管部门统一发布。
www.170xue.com五、预防预警信息
学校要经常研究影响本学校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舆论舆情的分析。密切注意和防范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利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偶发问题进行炒作和煽动。对可能引起学生高度关注的涉及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等容易激化学生情绪的问题,以及敏感期、重大政治活动、重大节日、重大文体活动以及发生各类重大突发事件期间,在落实安全措施的同时,应当及时把握师生思想动态,加强教育引导,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的要求,把矛盾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坚决防止个性问题向共性问题转化,局部问题向全局性问题转化,经济问题向政治问题转化,非对抗性矛盾向对抗性矛盾转化。
六、信息报送制度
坚决执行重大情况报告和请求制度,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信息,学校要及时报告省教育厅,并同时向当地政府、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通报,防止因重视不够、应对不妥、处置失当,或者被敌对分子插手、利用而激化矛盾、扩大事端。
七、应急响应
特别重大事件(一级)的处置
若事件已经超出学校范围,在事态扩大、依靠学校力量无法平息的情况下,除按照四到二级事件响应程序外,学校应立即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请求派遣警力进校,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冲突加剧和学生受伤。
一旦学生走出校门上街集会、游行,学校要派人劝阻,如劝阻无效,要配合有关部门继续做好维持秩序的工作,防止社会闲杂人员和别有用心的人进入游行队伍寻衅滋事,还要及时请公安部门到现场协助做好工作,防止学生出现过激的违法行为,学校要进一步动员和发挥党政工团组织及党政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学生会以及学生党员骨干队伍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教师不停课,学生不停学,师生不离校,加强校园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出入。
如公安部门必须采取坚决措施,学校要组织干部进一步劝说学生离开现场,保证学生安全。如学校必须作出处理学生决定时,要掌握好时机和程度,避免矛盾激化孤立极少数闹事者,团结大多数学生,促使事件得到尽快平息。
必要时,由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报请省政府,启动黑龙江省大规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重大事件(二级)的处置
若事件已经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除按照四级到三级事件响应程序外,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要及时深入事发学校,化解矛盾,采取措施,有效处置,控制事态的蔓延和扩大。对在群体性事件中别有用心、蓄意破坏、危急公共安全的极个别人,要报请公安部门,严格控制和监视。学校启动本校应急预案,严格门卫管理,防止学生串联和外出集会、游行,防止社会闲杂人员进入。党政领导、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班级、宿舍,面对面地做好学生的教育疏导工作。对涉及外教或留学生的事件,立即对外教和留学生采取保护措施。
较大事件(三级)的处置
事件爆发后,处于局部聚集状态时,除按照四级事件响应程序外,学校有关部门应立即向学校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学校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立即研究决定启动工作预案并立即报告省教育厅。并根据事件引发原因,通知与事件直接有关的部门负责人及其主管校领导到场,对原因清楚、能够立即处理的问题,马上依法、及时、妥善地加以处理;对原因不详,需要一定时间进行调查处理的,通过学生工作干部和班主任向学生做好解释工作,讲清道理,化解矛盾,使学生及时了解事实真相,尽快实现思想转变,理解和支持学校的决策和决定,与学校保持一致,并对聚集学生进行分隔、疏导和疏散,恢复正常秩序。必要时,省教育厅派出专人赴现场指导和调查。
一般事件(四级)的处置
www.170xue.com学校要加强对不稳定因素的监控、信息收集和报告工作。加强校园巡查和监控,发现不稳定因素出现苗头时,及时报告,并进行紧急处理,发现具有社会危害性的大字报、小字报及传单,对张贴者立即予以监控,确定其身份,分别情况予以处置。对大字报、小字报及传单迅速清除,防止扩散。发现突发事件的苗头时,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保卫部门人员和相关学生工作干部立即赶赴现场,负责组织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和取证;并通知相关部门及时解决,消除引发突发事件的苗头和问题。
八、应急保障
预案保障。加强应急处置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应急反应的主要内容、本人的位置、职责等,保证需要时,能够快速到位、规范行动、有效处置。开展经常性的演练活动,根据演练暴露出的问题,对预案进一步完善。
,师范学校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tag: 暂无联系方式 工作方案,接待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格式,常用公文 - 工作方案
相关分类
工作方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