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干部考察报告,出国考察报告,入党考察报告,http://www.170xue.com
青白江区第十期青干班赴苏州学习考察报告3,http://www.170xue.com
4 ,以城带乡新机制是建设新农村的有力引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进一步调整城乡关系,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关键是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要对现行的一些政策措施进行清理,清除农民进城的障碍,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要调整城市建设的思路,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城市的财政支出和各种公共服务不能仅考虑城市户籍人口的需要,应该有效服务于全社会.应把在城市有固定工作和住所的进城农民视同常住人口对待,应把外来人口对住房,就学,医疗等设施的需求纳入城市建设规划.要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入城市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在城市的农民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应给予办理城镇常住户口,逐步实行以居住合法,固定职业为户口准入条件.
5 ,资源新配置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在取消农业税以后,不要急于对农民开征新的税种,"以税惠农"应该成为今后国家财政对农民支持的一项重要政策;切实增加对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小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要将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畴;加快实行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在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的基础上,加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要在农村基本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完善对农村困难群体的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对"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证财政支持"三农"支出的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幅度,并开辟新的财政支农资金渠道.
6 ,塑造新风貌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未来新农村是阳光的,健康的,文明的农村,是"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农村.人与环境有一种互动的关系.长期以来,一些农民的生活居住环境一直不尽如人意.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代,应该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居住环境.要建设新农村,必须在农村广泛开展塑造新风貌活动,使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要大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促使新风尚蔚然成风,不断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全面启动乡镇基层政权组织改革,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要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为重点,加快乡镇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强化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个中心,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和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坚持村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度,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
(八)从改革完善体制和机制入手,在加大责任的同时下放权力,强化乡镇领导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理顺乡镇和部门关系,强化部门服务经济服务乡镇的作用,大胆为乡镇松绑,使乡镇真正能够承担起作为一级政府应尽的职责,使乡镇敢闯敢冒,大胆探索各地经济发展路子,充分发挥领导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主体的作用.
(九)从改革完善目标管理办法入手,在全面考核的同时突出考核重点,发挥考核促进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调整目标考评办法,指标要紧紧围绕发展要务来设置,做到简洁,科学,突出考核重点,少而精,管用,以促进经济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使考核真正成为推动发展的动力.
(十)从最大限度地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入手,突出"抓人"这个工作重点,提供加快发展的组织保证.
赴苏州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区劳动局 陈静
经过短短八天紧张的学习考察,特别是对中新合作工业园区,张家港,昆山经济开发区,江阴海澜集团,华西村,上海大众集团等地的实地考察,使我深刻的感受到他们的思想观念之新,之高;思路之前,之清;措施之硬,之全;工作之实,之真;发展之快,之大,这些在我们的内心产生了强大的震撼,也使我们深刻的反思自己:为什么我们同样都把招商引资,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园区建设作为经济工作重点,而我们经济总量,规模实力,发展速度却比他们低很多,透过这种表象的差距,从深层次上解析,我想主要是差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思想观念上.首先是我们的机遇意识不如人家强.参观考察的这些先进地区,上上下下都有一种强烈的机遇意识,他们能敏锐地察觉机遇,迅速地行动抢抓机遇,尤其是能千方百计地创造机遇.苏州市人大副主任孟焕民为我们介绍,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他们立刻派人到北京争取国务院批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这块牌子,而且要求他们派去的人必须争取到,可见他们的机遇意识多强,现在的苏州已经有五个经济开发区,为苏州利用外资,培育经济增长点,搞活开放型经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我们在认识机遇,抢抓机遇上,有时反应迟钝,动作缓慢,使自己丧失了发展良机.其次是我们的风险意识不如人家强.这些地方只要是看准了的事情,就敢冒着风险干.风险回报成正比.正因为如此江阴市海澜集团做成了国家级服装集团,它从简陋的小厂到欧陆风情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从30万元的资产到今天成为最大的男装生产基地,从18个人的作坊小厂到目前拥有万余名员工的"中国企业500强",这一切发展变化是海澜人"不断否定自己,不断追求卓越"企业精神体现,也是他们敢闯敢敢冒险干出来的.而我们在有些事情上, 闯劲不足,稳重有余,总是"怕"字当头,稍有一点不合常规就说三道四,遇到困难就退避三舍;一些企业上项目怕不保险,好项目贷款怕举债,别人入股合作怕吃亏,怕这怕那,失去了机遇,贻误了发展.这也是有些企业老是做不大,甚至萎缩的根本原因.
二,在运作办法上.这些地方运作经济的办法活,手段巧,办事情是"水路不通走旱路,条条大道通罗马",善于独辟蹊径把事干成.从太仓市发展民营经济的道路可以看出,他们要求党员干部带头致富,要求党员干部在企业都必须有自己的股份,而又不能违背有关规定成为企业的法人代表;他们为了追求发展速度,提出一个发展方针,二个发展规划.一个方针是"不靠外国投资,靠老乡投资;不靠外地投资,靠本地投资;不靠国家投资,靠党员干部投资",这样解决了资金,解决了项目,就发展了经济.二个规划是"为了发展经济,建成零储蓄镇;为了推进城镇建设,进行镇的合并",要发展民营经济就要靠工业,就有要项目,要有资金,所以他们动员干部带头拿出自己的存款,把自己的存款变化为自己的资金,投入工业经济.而我们在运作手段上往往思维僵化,办法单一,往往直线思维,不敢变通,不善变通,一棵树上吊死,凿死铆子.
三,在发展环境上.所到的这些地方,上上下下创业发展的氛围浓,人气旺,亲商富商的环境优,商气旺.在软环境建设上,人家已经把重点由纠风治乱转向了规范服务,诚信服务,在一个新的层次上打造自己的环境品牌.苏州市人大副主任孟焕民对我们说,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苏州市正在逐渐建立"公开,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方便快捷的交通,通信环境,安全,合适的生活环境,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昆山市政研室主任给我们讲,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来说,深化环境理念,突破思想观念,创新管理方式,完善服务方式,一方面是对环境理念的提升,一方面是对政府软环境的改变.昆山技术经济开发区去年财政收入85.8亿元,引进40多个国家和地区1100多个项目,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不说是"软环境平台"的效应.近年来,尽管我们的软硬环境都有了很大改善,特别在政策环境,法治环境,服务环境上有了明显进步,但这种进步是在强大的行政压力下取得的,远没有达到自觉自愿的程度.况且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要真正形成引商,留商,亲商,富商的环境氛围,需要我们下决心,用狠劲,持续不断地整治优化.
四是人才培训上.苏州的大学毕业生比例是沿海经济开放城市平均数的 1.4 倍.投资商不仅可以从当地招聘人才而且可以面向全国招聘最好的专业技术人才.他们以人才兴业为主题,实施人才带动战略,大兴改革创新之风,以加强学习为手段,大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切实明确发展差距,强化开放意识,坚决破除传统的思维定势,在全市上下逐渐形成了开明开放,敢创敢干的浓厚氛围,从而带来了事业上的大发展.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海澜集团的展厅我看到了这么一名话:"智慧甚于知识,人本重于资本",实施人本经营是海澜集团发展的一大特色,他们采取"外聘"加"内培"的方式,注重加强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海澜集团构建中国毛纺业绿色"硅谷"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通过考察学习对照检查,发现我们与他们的差距其实是人才的差距.总的来说,我们的干部思想尚趋保守,风险意识较强,不敢迈开步子创业,无过便是功的思想比较严重,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工作很难实现跨跃式发展.俗话说,国以才治,业以才兴.纵观苏州市发展的各项举措,归纳起来,其实都是围绕"人"做文章."以人为本"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由此,我们应该实施"人才兴业"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彻底抛弃闭门造车,坐井观天,不思进取的思想,尽快从以往那些破旧的,不合时宜的思维中解脱出来.在全区上下营造一种比学赶超的发展氛围,增进机遇意识,忧患意识,改革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力争以思想上的大解放,观念上的大转变,能力上的大提高,求得认识上的大统一,工作上的大突破,事业上的大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青白江区第十期青干班赴苏州学习考察报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