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三语文试卷分析,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本站提供
福建省福州三中2017学年度高三第四次月考免费下载,http://www.170xue.com
高三类别:月考测试版本:通用版福建省福州三中最新一学年度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6分,每小题3分)中华姓氏古代典章制度中,对于姓氏相当重视,姓氏是家庭出身与社会等级的标志。姓与氏原来是分立的两个概念,在上古时期有姓无氏,西周时随着宗法制、分封制的推进,为了适应宗教支系标识的需要,根据宗族支系的爵位、官职、封国地望等命“氏”。就宗法的角度而言,姓为宗统,氏为分派;从社会角度看,姓是血亲关系的标记,氏又是社会地位高低贵贱的象征。随着宗法制的动摇、分解,宗族支派—氏逐渐向姓转化,最终在秦汉时期实现了姓氏合一。秦汉以后的姓名与先秦的姓与氏有了显著的区别,姓氏只有基本的家族出身意义,它与个人社会地位没有必然联系。封建社会实行皇权的家族垄断,但它对社会的控制是通过异性百官层级管理实现的,与古代的宗法制度有了根本的不同。姓氏在秦汉成为一般平民的家族标记,现代中华姓氏大多定型于这一时期,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姓氏文化由此奠定了基础。姓氏脱离了宗法制度,成为平民出身标记,一般不再有明显的高低贵贱的社会区别,但它作为宗族的标识,很难摆脱宗法因素的影响。在传统社会...,大小:20.6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