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三语文试卷分析,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本站提供
2016年高考语文现代文课外阅读材料专题辅导免费下载,http://www.170xue.com
高三类别:专项训练版本:通用版最新一年高考现代文课外阅读材料专题辅导(美文)(一)品读诗人生存还是死亡——读阮籍与嵇康王业须良辅,建功俟英雄。元凯康哉美,多士颂声隆。阴阳有舛错,日月不当融。天时有否泰,人事多盈冲。园绮遁南岳,伯阳隐西戎。保身念道真,宠耀焉足崇。人谁不善始,鲜能克厥终。休哉上世士,万载垂清风。这是阮籍《咏怀诗》第四十二首。前四句所述宛然建安时代,俊才云蒸,可谓一时之盛。“阴阳”以下四句则如百花凋残,一派萧瑟。魏明帝曹叡临死诏命八岁的齐王曹芳继位,以曹爽与司马懿夹辅幼主,曹魏政权急剧衰落。正始十年正月,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从而使大权落入中国历史上最残忍的家族之手。昙花一现的建安时代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正始时代。上古名臣“八元”“八凯”式的“建安烈士”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商山四皓”和像老聃那样的隐士,保身、念道、服药、饮酒、佯狂避世的正始名士与竹林名士。正始名士的代表人物是何晏和王弼,竹林名士的代表人物是阮籍和嵇康。他们也代表了当时的知识分子。《晋书》载: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现实逼得他们不能再像他们父辈那样(阮籍就是“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的儿子)有很大的抱负,而只是喝酒、弹琴、谈玄,打发无聊时光。上层统治者矛盾激化,分裂为势不两立的两大派,政治权力之争演变为最极端的对对方肉体的消灭。偏偏是握有实权的一方(司马氏家族)最残忍无道,文人们保曹无术又不愿依附司马氏,从而在政治上无所凭依,失去了“建安七子”曾经有过的那种友朋式的政治后台。同时,上层统治者对外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为对内的争权夺利所消解,他们不再具有曹操那样对天下的责任心,而只关注自身的政治地位与权力,这也必然导致文人的精神因无所着落而渐趋颓丧。在现实的无聊赖中,玄谈成为他们打发生命、挥霍才华的时髦行为。这种玄谈,和高压政治结合,便流为清谈,并以清谈代替了建安作家的实际抱负和政治批评、社会批评。比如阮籍,就只是“发言玄远”而“口不论人过”。唯一敢于“非汤武而薄周孔”,借历史来进行社会政治影射式批评的嵇康,被弃身东市,时政批评已成为禁区。由此,正始文人已由建安文人的哀社会民生之多艰,而变为哀个人人生之多艰。“哀社会”的建安作家致力于社会改造,要重整乾坤,有廓清天...,大小:20.9 MB